斑驳"佛像"秀青铜,华丽"三彩"现唐风

装修集 人气:6.83K
1

华丽"三彩"现唐风 斑驳"佛像"秀青铜

  明代晚期药师佛

 大唐三彩钵

唐三彩是陶瓷大系中的一个华彩乐章,器型丰富,色彩斑斓。在9月18日的大河鉴宝活动中,来自汝州的一位收藏者带来的两件唐代三彩器物非常不错。一件是三彩烛台,这件三彩烛台高28厘米,分上下两个托盘,细白胎,三彩分色艳丽,造型华贵庄重。另一件为一个三彩大钵,高11厘米,直径20厘米,三彩着色鲜艳,施半釉,细白胎。陶瓷鉴定专家乔红涛老师点评道,这两件器物从三彩的分色与修胎上来看,唐代早期的风格极为明显,应为唐代贵族或寺庙僧侣所用之物。这两件唐三彩器物中烛台稍有修补,而三彩钵保存完好,实属不易,可算是陶瓷收藏中的重器了。2

华丽"三彩"现唐风 斑驳"佛像"秀青铜 第2张

  唐代三彩烛台

静穆小叶紫檀

文房四宝也是一大收藏项目,不仅工艺精美,而且材质众多,极具艺术品位与工艺价值。当天见到一件笔筒,为明末清初器物,尤其贵在其材质为小叶紫檀。笔筒高16厘米,直径14.5厘米,杂项鉴定专家张保龙老师说,这件笔筒足可称为小叶紫檀中的大件了。细看这件器物,材质细腻无比,坚重如铁,牛毛纹短细曲密,色调如黒犀似绸缎,静穆而高雅,宝光灿灿,光可鉴人。虽历经数百年而没有丝毫翘裂变形,“堪称小叶紫檀中的极品!”这件笔筒为素面,张老师认为,这是为了充分展示极品紫檀的高贵材质与美丽花纹,当年制作这件小叶紫檀笔筒的巧匠,为了减少损耗,特意将其做成素面,所谓“惜木如金”。张老师认为,制作工匠极有可能是宫廷御匠。

紫檀是世界上最为名贵的木材。在所有的紫檀木中,又以印度小叶紫檀最为珍贵。它以其深沉、静穆、古雅的色调,坚重无比、永不翘裂变形的品质,华贵美妙的纹理,幽黑润亮的宝光,充分体现出君临天下的王者之风,展示了尊贵无比的皇家气派。因此,明清两代皇家御用家具均以紫檀木为首选和主项,并严加垄断,禁止流入民间。因此,千百年来,紫檀一直稳居名贵硬木之首。

中国人历来仰慕儒家文化和文人的气质素养,正因如此,在所有古代紫檀器物中,人们最为喜爱的、价值一直居高不下的是文房之宝。这件小叶紫檀素面笔筒,材质珍贵,又属文房之宝,因此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杂项中另有一件器物堪称珍贵。这是一件清代松花石砚匣,也是文房用品。该砚匣长15.8厘米,宽11.8厘米,高3厘米,用松花石和透雕工艺全手工精心琢制而成。石质细润,石色黄若蒸栗,包浆润亮。匣正面四周浮雕勾连云纹,中间分上小下大两层,均透雕屈曲盘绕的夔龙纹。匣外底面自右向左竖行分两行半阴刻行楷省字诗:“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多情”,共计18字,文字丰腴稳重,俊美流畅,并有落款:“道光七年,完夫书”,下刻“完”字方印。清道光七年为1827年,张保龙老师认为,这首18字省字诗应解读为一首七言绝句:“绿水桥平东风里,风里朱门映柳低。映柳低按小秦筝,低按小秦筝多情。”诗中描绘的似乎是一幅“少女怀春图”:春风吹拂,长桥卧波,绿水荡漾,柳丝飘拂,朱门深院之中,一位千金小姐正低首弹筝,似乎在向心上人倾诉自己的怀春之情。真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含情,饶多情趣,耐人寻味。张老师认为,“完夫”应为清代晚期一位精于镌刻的书家或诗人。

3

华丽"三彩"现唐风 斑驳"佛像"秀青铜 第3张

  东汉青铜印章

万年龟化石

郑州藏友杜先生带来一块龟化石,长21厘米,宽17厘米,高13厘米,张保龙老师说,这是万年石龄的山地龟化石。但见龟身之中填满坚硬如石的泥土,重约七八斤。整个龟身已完全钙化,表面犹如高古玉中的鸡骨白,洁白光润,手感极佳。背甲与腹甲上甲片的齿状咬合线清晰可见。山地龟的身体之所以较厚较圆,是由于山地龟生活在山林之中,经常从山坡上滚动下落,为适应其生存环境而形成的。

一个生物能够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有三个基本因素是必备的:一是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二是生物在死后必须避免立即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就很难变成化石;三是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这个万年山地龟化石保存十分完整,且洁白光润,比较难得,具有较高的科研与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