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建築有生命

裝修集 人氣:3.38W

建築不是孤立地存在,它與周圍的空間、自然或人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繫。特別是曾庇護我們身體、愉悦我們情感、植根於我們心靈的老建築,已然成為一種藝術和文化。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浮躁社會中,一些優秀的設計師沉下心來,不斷探索可持續建築的可能性。本期介紹的兩套項目,一套是老建築的改造,一套是利用舊材料搭建而成的新建築。它們都搖身變成符合現代需求的商業空間,在持續發展與文代傳承上取得了美好的平衡,帶來了驚喜!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建築有生命 兩種“可持續”提前看:

▼項目名稱:設計共和設計公社/Design Republic Design Commune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2張

設計單位:如恩設計研究室/郭錫恩,胡如珊

項目地址:中國·上海

項目屬性:融合餐飲、展覽、書店的商業空間

所獲獎項: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

▼項目名稱:瓦庫7號/Waku No.7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3張

設計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餘平

項目地址:中國·洛陽

項目屬性:茶館

所獲獎項:亞洲最具影響力可持續發展特別獎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4張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5張

@Richard Kelly/DFAA2013評審:古蹟活化,在城市現代的語境中保存歷史。世界一流的全球性設計,在上海出現了。

設計·背後:近年來,在上海的中心地帶,出現了一棟讓設計師和創意人流連忘返的建築。它誕生於1910年殖民時期,是當時英國租界區的“警察總部”,2005年被列入第四批上海市優秀建築保護名單。面對着這棟富有象徵意義的建築物,建築設計師郭錫恩和胡如珊提出了修復計劃,並得到市政府的支持。如今,經過翻新改造的老建築改名為“設計共和設計公社”,成為融合餐飲、展覽、書店的商業空間,除了陳列及銷售名牌傢俱外,還不時舉辦講座等。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6張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7張

設計共和設計公社

▲外觀與支架:修復如同為房子做“外科手術”

設計師首先着重於房子的外部,仔細移去腐爛的木頭、清除乾裂的灰泥,小心恢復紅磚外牆。然後,為需要重建的部份安上新的支架。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8張

設計共和設計公社

 ▲古老與現代:玻璃商鋪與紅磚的對話

臨街向東的側邊,原有一排破舊商鋪,拆除後改為透明的玻璃結構,與紅磚外牆形成古老與現代的對照,更突出了主體建築的歷史感。玻璃圍牆與紅磚牆的底層融為一體,使臨街的立面往外延伸,如同伸展開放的肢體。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9張

設計共和設計公社

 ▲玻璃內外:全新的開放空間

透過玻璃外圍,可一眼看到原有建築的砌磚工藝和粗糙的混凝土。這一片明亮的附加結構,擴大了原有建築的使用功能,也明白無誤地向人宣告,這裏不會再像以往殖民地的執法機關那樣,令人生畏,而是一個全新的開放空間,歡迎大家在此無懼地表達創意。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10張

設計共和設計公社

室內改造:捨棄傳統辦公室式的平面圖

為了保存歷史,建築外觀大抵保留,但室內則大量改造,捨棄了傳統辦公室式的平面圖,移動了某些地板、牆壁,以適應新用途;另外移除天花層板,讓陽光透進。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11張

設計共和設計公社

 ▲新舊材料並存:創造視覺與空間的平衡關係

潔白的牆漆和透亮的玻璃,與陳年的木材、磚塊安然共處,創造了視覺上和空間上的平衡關係。背後的意圖,就是要將建築物視為整體,新舊並存。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12張

設計共和設計公社

 ▲精確切口與玻璃間隔:彷如走進了博物館

公社裏四處可見各種精確切口,如拱窗、拱門、拱心石的曲度構造。鑲嵌着黑框的落地玻璃代替了磚牆的間隔作用,使零售空間一覽無遺。走進這片空間,彷如到了博物館,而不是在家居零售店。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13張

設計共和設計公社

▲自由空間:昨日寸步難行,今日輕易穿梭

人們在光滑的水泥地上,輕易穿過各個空間,自由走動,逛逛裏面的畫廊、花店、咖啡廳、米芝林星級餐廳、祕密角落的酒吧,或者為貴賓留宿而設的單卧室公寓;絕不會像一世紀前進入這座洋人衙門,讓人寸步難行。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14張

設計共和設計公社

▲創立願景:發現美的存在

設計共和的創立,是為了匯聚了世界頂級設計師的家居作品,藉此探討新現代中國美學的發展方向。而「設計公社」的成立,是為中國的建築師找回集體的聲音,同時向公眾施行設計教育,通過尋找人與日常生活物品之間的微妙關係,從一杯一盞,到一把椅子,發現美的存在。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15張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16張

設計共和設計公社

 #假以時日,人們會明白,要在城市的架構中保存過去的部份#

對於中國目前設計的氣候而言,是否會對修復古蹟敬而遠之?是否認為新廈必然勝過舊樓?胡如珊認為:“這只是大家的意識覺悟問題。很多人可能會表面看待現代主義,以為中國要走上現代化,就得讓城市換上簇新的現代面貌,把舊的都剷除掉。但我認為假以時日,人們會懂得欣賞並明白,要在城市的架構中保存過去的部份。”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17張

設計共和設計公社

 #新舊融合的魅力,是追求摩登的建築難以企及的#

當城市發展太快,歷史建築能否逃過拆卸的命運,就看大家對修復古蹟的自覺。“設計公社”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上海製造了一個文藝新據點,而是讓政府及大眾看到,古蹟活化後,那種新舊融合的魅力,是追求摩登的建築難以企及的。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18張

關於如恩設計研究室:2004年由郭錫恩和胡如珊創立,是一所跨界建築設計公司,駐紮上海,提供建築、室內設計、總體規劃、平面積產品設計服務。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19張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20張

@劉小康/DFAA2013評審:瓦庫在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上取得了美好的平衡!

 設計·背後:城市老房子急速被拆,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鋼筋混凝土。為了保留鄉土風味的殘存記憶,設計師餘平試圖利用瓦片喚回人們的懷鄉情緒,反思當代人的居住環境。瓦庫7號,洛陽市新區一個喝茶的地方,以瓦為結構裝飾、為間隔牆壁、為窗框門柱。茶舍面積1200平方米,共三層,窗户東西朝向,通過設計巧妙地引入陽光和空氣,令這個充滿禪意、清幽的品茶消閒空間同時成為體驗中國文化順應自然之道的所在。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21張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22張

瓦庫7號

▲打開窗户:與陽光空氣親密接觸

商業建築和公共建築似乎已離不開玻璃幕牆,窗變成了人與自然之間見得着也摸得到的“隔離物”,人們大多靠人工照明和空調系統來度日。瓦庫設計的立足點,就是要打開窗户,引入陽光和空氣,讓生活充滿綠色。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23張

瓦庫7號

 ▲低碳空間:充分利用光照

設計師採用舊垮子拆卸下來的磚瓦和木材,巧妙糅合傳統手工藝和現代科技,創造一個有充足空氣陽光、低碳的健康空間。洛陽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約攝氏15度,而瓦庫7號坐落的地點,光照充足,正可讓建造師充分利用。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24張

瓦庫7號

▲鏤空瓦牆:產生自然通風

外面的空氣透過窗扇和木格裝飾,進入瓦庫室內,對流窗幫助空氣循環;如廂房關上門時,可開啟上部的天窗,配合鏤空的瓦牆,產生自然通風。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25張

瓦庫7號

▲高腳屋:巧妙利用熱力學原理

立軸窗將通道的氣流引入,並設有小型水景,可以濕潤和淨化空氣。至於那些離窗户較遠、室內居中的包間,設計成底部挑空、下設水池的高腳屋。設計師巧妙利用以水為接口的熱力學原理,產生上升氣流,通過上方的地面氣孔,流進廂房內部。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26張

瓦庫7號

 ▲螺旋樓梯:使空氣可垂直往上流動

設計師設置圓筒狀的螺旋樓梯,使空氣可垂直往上流動;房間內的吊扇,亦加速空氣循環,並與風口和對流窗一起,將殘留在室內的污濁空氣快速吹走。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27張

瓦庫7號

 ▲空間劃分:利用瓦片砌築成間隔的牆壁

設計師根據陽光照射的時間和角度,對室內空間進行功能劃分,一方面充分利用開窗採光,另一方面利用瓦片砌築成間隔的牆壁。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28張

瓦庫7號

▲魚鱗狀瓦片:成就低碳環保功能

魚鱗狀的瓦片形成許多孔洞,可把自然光線和流動的風,巧妙透入室內,漏進通道和非臨近窗子的每個角落。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29張

瓦庫7號

▲傳統建築美學:借光、透光和漏光

這種借光、透光和漏光的手法,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減少日間人工照明約七成,同時不妨礙室內保温,也非常吻合中國傳統的建築美學。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30張

瓦庫7號

▲空間美感:素而不寡,聯繫着人與自然、記憶與情感

借用材料質感傳達情感,也是瓦庫的設計核心理念。素而不寡,空間藉材料之助,聯繫着人與自然、記憶與情感。素色舊木頭和棉布融入瓦庫的陳設元素,和瓦、磚、陶放在一起,質感樸素天然,棉布的質感和簡約組合,洋溢着老式手工藝的神采。素木頭和鐵藝結合的傢俱,也在厚重中透出工業設計感。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31張

瓦庫7號

▲土牆材質:舊貌與新材料的融合

瓦庫仿照生土民居建築在土牆表面抹上麥秸泥、防止土質乾裂的做法,但現在不用泥,而是改為在乳膠漆中加入麥秸和沙礫,以增強透氣,防止牆面反射眩光令眼睛不適。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32張

瓦庫7號

▲新舊瓦片:材料與人更覺親近

瓦庫的瓦多為從民間收購的舊瓦,因歲月悠久,不會釋放有毒成份;次為新產的陶土瓦,每塊新瓦和新磚都經過再次打磨,形成斑駁滄桑的質感,同時把鋒利的直角磨圓,使材料與人更覺親近。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33張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34張

瓦庫7號

#它們有生命,會吸收水、陽光和空氣,也和人一樣也有感情#

中國人對磚瓦房子感情特深,對家居的最起碼要求,是上有瓦頂或茅草遮蓋。瓦和土木磚石一樣,都是會呼吸的材料,能吸收及釋放適量熱能,還可隔熱隔聲。瓦庫的設計師餘平愛用這些材料,認為它們有生命,會吸收水、陽光和空氣,也和人一樣也有感情,往往保留着幾千年歷史和當地的生活氣息。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35張

瓦庫7號

 #瓦庫具體運用了中國天人合一的理念,打破以風格形式及為空間而空間的設計主流#

餘平説過:“做設計要適當地限制自己,把一種材料做徹底,這才是我們設計師一生的追求。”瓦庫具體運用了中國天人合一的理念,打破以風格形式及為空間而空間的設計主流,引起了文化界學者一系列有關“建築文化與社會情感”的討論,打開了中國人對建築和生活設計的思路。

建築有生命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平衡 第36張

關於餘平: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他的設計以融合中國設計元素與當代風格,同時保持作品的傳統與社會功能見稱。

特別鳴謝:香港設計中心提供圖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