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彭徵新作

裝修集 人氣:1.55W

由時代地產傾力打造,知名設計師彭徵主筆設計的生活與銷售體驗中心——時代▪家,位於廣州市天河區正佳廣場六樓,是目前第一家進駐大型購物中心的地產體驗館,項目嘗試用創新的方式來探索全新的一站式購房商業模式。在整個空間架構中,摒棄了營銷中心的陌生感,用一個真實的體驗性空間來探討生活方式和藝術的更多可能,並進行理性填充,不止是咖啡和書,更多的是有關這個‘時代’,有關‘家’的集體記憶、情懷與想象。

【項目説明】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項目名稱:時代正佳產品體驗館室內設計

設計總監:彭徵

參與設計:彭徵、謝澤坤、陳泳夏、許淑炘、馬英康、李燦明、朱雲鋒、李永華

設計團隊:廣州共生形態設計集團

企業網站

項目地點:廣東廣州

設計時間:2015年10月

竣工時間:2016年04月

設計面積: 884M²

主要材料:漸變玻璃、鋁複合板、藝術漆、強化複合木地板、木飾面

【設計説明】

“這是一個創新的複合的商業空間,在這個虛擬社交和互聯網經濟逐漸佔據我們生活的時代裏,我們用一個真實的體驗性空間來探討更多的可能,它是生活的、藝術的,也可以是商業的。” ----彭 徵

設計師簡介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2張

彭 徵

廣州共生形態設計集團董事、設計總監

高級室內建築師,廣州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碩士,曾任教於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現為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客座講師、實踐導師,CIID廣州專委會理事,中國房地產協會商業地產專委會商業地產研究員。

彭徵先生關注城市化進程中的當代設計,主張空間設計的跨界思維,從事建築、室內、景觀等多領域的設計實踐,設計作品具有較強的建築感和現代簡約的風格。代表作品包括南崑山十字水生態度假村、凱德置地御金沙、萬科金色領域、 珠江科技數碼城、時代地產中心、廣州亞運會景觀創意裝置“風動紅棉”、廣東綠道標識系統等。

設計作品曾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德國iF設計大獎、美國室內設計雜誌Best of Year Awards 年度最佳大獎、意大利 A‘Design Award設計大獎、香港亞太室內設計大獎、金堂獎、現代裝飾國際傳媒獎、艾特獎等國際和國內設計大獎。

【進入具體空間分析】

藝術展廳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3張

編輯點評:時代家的入口區和前區是顧客對時代家發生認知的區域。設計師不希望時代家給人的第一感覺只是個售樓部,而是希望通過設計和空間帶給大家更多的共鳴和新鮮感。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4張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5張

編輯點評:由本土藝術家馮峯與本土設計師彭徵為“時代·家”聯手打造的主題創作——生活藝術牆,是日常的生活物件和家居用品的整齊堆放。比如疊放的傢俱、縱列的盤子、老舊的黑白電視機等等。這些物品產生了意外而又獨特的視覺效果,它們將我們的生活方式與生活記憶平面化地並置在一起並藝術地呈現出來,這彷彿就是我們四維生活的二維投影。藝術作品以生活中最尋常的感動,抵禦城市生活的快節奏,喚醒對生活最本真的思考。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6張

編輯點評:還記得電影盜夢空間中的那個旋轉的陀螺嗎?陀螺一直轉下去,夢就不會停止。而當柯布鼓起勇氣,抱起了他的孩子的那一刻,電影似乎告訴我們是不是夢境與現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去積極地面對生活。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7張

編輯點評:一個家不能沒有寶寶。藝術展廳門前的寶寶,是來自泰國的Mr.P,身高4米,體重700斤,一個調皮而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萌寵,漂洋過海,不遠萬里來到這裏併成為了時代▪家的小寶寶。

【進入具體空間分析】

咖啡區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8張

編輯點評:日本新生代建築師藤本壯介曾説:“未來,我們將生活在什麼樣的地方?以什麼樣的方式去生活?人與空間、人與自然、個體與共體之間又將如何?這些最本質的問題與未來都息息相關。”也正是這種對未來的展望與探索,構成了時代家咖啡區的主要空間意向。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9張

編輯點評:這是一個功能複合的區域,因為會有各種活動在這裏舉行,包括文化沙龍、藝術展覽、學術論壇、商務會議、小型發佈會、時裝秀、親子活動等,常態下這裏是個咖啡廳,但要求所有傢俱是可移動的。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10張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11張

編輯點評:咖啡廳的集合家設計,由高達2.7米的多層櫃體組合而成,錯落有致。它是一個家的互動裝置,也是一個關於我們對生活的創意拼裝和對家的無限想象。其中有一個關於夢想的家的建築裝置,這是一個個的家的集合,房子裏面有種樹,還有傢俱和小人,裸露的天花還裝有各種舞台照明和音響設備,方便為不同的活動提供硬性的場地條件。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12張

編輯點評:天花是用大盤鍾做的吊燈,吧枱上面有發光的時間年代,從2009年開始表示時代地產走過的年代,這些都是時間的暗示。色彩以黑白灰為主,點綴有桃紅色椅子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13張

編輯點評:咖啡廳內還有一個引人深思的星空主題區域。多少年來,我們曾一直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我們生活在地球這個家園,並賦予我們仰望星空的使命。愛因斯坦告訴我們,上帝就像擲骰子一樣創生了我們,直到今天,我們能從宇宙俯瞰我們的家園,但我們仍然渴望知道,我們為何在此,以及我們從何而來。

【進入具體空間分析】

閲讀區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14張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15張

編輯點評:閲讀區的空間相對較難處理,因為需要展示兩套樣板間,容易影響視覺上的美感。因此,設計師這個空間處理成的超長的一條書櫃,還有三張導台,上面可以做藝術品展示,希望這裏成為讓人駐足停留的地方。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16張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17張

編輯點評:空間目前都是選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築藝術做為展品。此外還會利用樣板房的陽台、窗台等空間處理成一個個對着走廊的小窗口,通過軟裝擺設成為有情趣的空間。未來還有更多的展覽正在籌劃中,精彩程度值得期待。

【進入具體空間分析】

生活體驗區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18張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19張

編輯點評:作家王小波説:“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在文字和影像中,人只是另一個世界的旁觀者,只有在空間裏,才可以成為那個世界的參與者。生活體驗區其實就是樣板房,這裏展示了時代地產的標準化的住宅户型和精裝修,通過生活化的軟裝展示能讓顧客零距離的體驗,也是真正有關地產產品本身的展示。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20張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21張

編輯點評:在這中間,紅藍椅是彭徵特意置入的精神所在。100年前,托馬斯·裏特維爾德用紅藍椅將荷蘭風格派藝術從平面延伸至立體空間,面對繁瑣具象的古典藝術,他追求最抽象和最純粹的藝術。

【進入具體空間分析】

商務洽談區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22張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23張

編輯點評:商務洽談區是相對安靜的區域,對於有購房意向的顧客可以在這裏跟銷售洽談,有一間VIP房和一間由活動屏風隔開的會議室。這裏還可以作為各類活動的後勤區,組織活動時,會議室的傢俱移走,搭建成舞台。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24張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25張

編輯點評:這裏將成為廣州的一個新的時尚文化和生活美學的前沿陣地。設計鼓勵人們走出虛擬社交,面對面的交流與體驗,去感受生活的真實,顧客在時代▪家體驗生活的同時,還能體驗大家對生活方式、生活藝術的分享,使這裏成為有活力有故事的美學空間。

【彭徵代表作品】

南崑山十字水生態度假村竹別墅

本案獲獎:

美國Interior Design Best of Year Awards 2014年度最佳大獎

金堂獎 2014中國室內設計年度十佳酒店空間

第十二屆(2014)現代裝飾國際傳媒獎年度酒店空間大獎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26張

竹別墅由廣州共生形態設計集團承接室內設計工作後,設計師彭徵在解讀大師建築設計的基礎上對原方案進行了地方性的改造,融入了當地的建築文化與元素,並增加了客家民居式的後院。竹別墅室內外從客家民居建築中吸取靈感,採用前半部吊腳樓與後半部天井院落相結合的空間佈局,乾濕分區,前半部為32根木樁托起的吊腳樓,包括客房和觀景陽台;後半部為天井式温泉區,包括濕區、温泉池和户外平台。由於温泉區的改造,使得建築的功能性和藝術性得到擴展。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27張

南崑山的竹資源為共生形態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建造材料,從建築到裝修,竹子不僅是建築的構造元素,也是室內的裝飾元素。共生形態儘可能地規避對混凝土的使用,比如從當地的民居中吸取靈感,在當地請來了會製作夯土牆的工匠,為建築後院壘砌土牆,這種近乎失傳的民間建築的構造方式。竹子、土牆,它們與屋瓦、河石和竹林一同建構出低調而獨具地方特色的建築景觀。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28張

十字水生態度假村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推介的全球五十大生態度假村之一,也是國內生態旅遊發展的模範,最大限度地做到生態環保,同時也是高品位的度假勝地。在全球化的今天,人們已經被“現代主義”所包圍,西方的建築和價值觀充斥着人們的視野,娛樂着人們的感官,慰藉着人們的心靈,人們已經淡忘了建築作為一種地方性生活方式的存在,也忘記了千百年來祖先曾遵行的“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並依存於自然”的生活美學 。與此同時,各種豪華酒店度假村的建造,為了舒適、方便而過量浪費能源、製造大量廢物、破壞環境,造成無法挽救的損失。面對這一切,共生形態以一個設計師的熱忱、努力和責任心腳踏實地的實踐了一個高端生態度假村的案例,歷時四年,待到山野葱翠時,竹別墅,終於綻放。

【彭徵代表作品】

2014年廣州國際設計周共生形態館

本案獲獎:

2015年第二十三屆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銀獎(設施及展覽空間類別)

2015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Award: Communication Design(傳播設計類別)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29張

設計師經常做設計畫手圖自認為不行的時候,就把圖紙捏成一圈紙扔了。但在畫了很多圖以後,再把扔掉的紙團重新打開看往往會有新發現……設計就是這樣,在否定中去肯定。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30張

共生形態今年的展位沿用“形態共生”的設計理念,將展位設計成一張打開的“摺紙”,就是希望做設計要不忘初衷。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31張

在這個不規則無邊界的開放空間展台上,遊覽路徑和功能區間被有效地組織,投映在牆面和地面的多媒體與現場觀眾形成互動,並出乎意料地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彭徵代表作品】

天境花園銷售中心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32張

項目以建築空間的邏輯性為線索,以“窗口”為設計的基本符號,通過不同尺度和朝向的“窗囗”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形成趣味性的室內立面,大廳的“窗口牆”如同巖石壁般的造型寓予了“峯境”的象徵性,並通過透明的建築表皮由內向外傳達。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33張

項目以一個純淨的超大體量櫥窗效應來應對一個相對新興的場域,由內而外的空間邏輯,造就了區域範圍內的強烈個性和整體感,形成深刻的感官印象和城市新記憶點。

彭徵新作:用體驗性空間探討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 第34張

超大尺度的古銅色金屬漆和鋁板實現了空間感知的一體化,局部跳躍的亮黃色,使空間的穿越成為一場時尚和有趣的體驗。

本文內容由“中國時尚家居網站領先者”本站獨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