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地板企業的“幕後黑手”是誰?

裝修集 人氣:1.81W

日前,有數據統計顯示,現在中小企業平均只有2.5年的壽命,即使是大企業的平均壽命也不容樂觀。由於地板行業經過數十年的長途發展,各企業品牌良莠不齊,有企業站起來,同樣也有企業不斷倒下。因此企業壽命的長短估值,一時之間受到業內的廣泛關注,在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行業發展前景下,究竟是誰在吞噬地板企業的生命?揪出其“幕後黑手“刻不容緩。

從家居賣場到地板企業,揭底企業倒閉的主謀

眾所周知,地板行業發展30餘年以來,這其中成立起來的大大小小的品牌多達3000餘家。然而,在這數千品牌裏,真正能夠成長壯大起來的企業卻為數不多,大部分地板企業都在行業發展的洪流裏,被“沖走”。如若要追溯這場洪流的起源,還得從數年前説起。

2008年,我國木地板行業進入加速洗牌階段,不少地板中小企業由此也進入了搏命生存的關鍵時期。行業洗牌加劇,由此也掀起了地板企業倒閉退市的風潮。經過了幾年的沉澱與發展,這一“風潮”仍在地板行業蔓延,並且在部分家居賣場企業也有所顯現。2012年9月,美國連鎖巨頭、全球最大的建材超市家得寶關閉所有在華的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同時,自去年開始北京興隆家居建材城、金開利德家居賣場、東方家園立水橋店、百安居橋北店、居然之家大東發店等相繼陷入困境,這些賣場或關門歇業,或撤場搬遷。從今年的賣場空置率不斷攀升來看,企業品牌與傳統賣場的“短命”宿命似乎仍在繼續。據地板市場來看,一些實力較弱的中小型企業已經開始逐漸關店,或縮減規模,或乾脆直接退出市場。那麼,導致賣場和企業倒閉的原因究竟是為何?

產業環境惡劣,大背景不容樂觀;

從大的環境來看,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30多年來,早已呈現出今非昔比的變化。在經濟騰飛,品牌競爭力不斷增強的同時,同樣也出現一些難以規避的問題。目前,中國企業能持續保持國際行業領先地位的少之又少。從地板行業來看,不僅地板品牌在國際市場頻頻遭遇歧視,大部分做出口的地板企業紛紛轉做內銷,也已是不爭的事實。企業出口主要是靠低價來拉動,缺乏引領時代的核心技術,拳頭產品。

有經濟學家解釋,目前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仍然處於比較低端的位置。缺乏公平有序的產業環境,沒有健康的產業秩序是關鍵所在。國內很多企業都是“草莽”起家,在一開始就缺乏“規矩”的市場環境中,誰先立起來,誰就佔據話語權,這樣的“規則”導致一批企業找準機遇首先壯大起來。然而,在現代社會市場經濟中,一味地按照過去的“草莽”手段去發展,必然就會出現問題,企業想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成為世界級企業就顯得力不從心。據悉,不僅是地板行業,我國各行業每年約倒閉100萬家企業,產業環境惡劣,野蠻生長,導致很多好品牌也都只是曇花一現。

房產市場萎縮,上游產業不景氣;

地板行業的發展一直以來就與上游房產市場的發展密不可分。在2013年出現銷售量瘋狂增長以後,2014年房地產市場明顯回落,1-7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5648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6%,銷售額36315億元,下降8.2%,降幅均持續擴大。今年銷售形勢不容樂觀已成為市場的共識,由此對於下游地板產業的波及也尤為明顯。

日前,不少地板企業在樓市剛需不剛的情況下,仍然盲目擴充產品線,最終導致產能過剩,庫存積壓。有量無市,最終只能被賣不出去的產品“拖死”。某地板協會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幾乎每家地板企業都有一定量庫存。”為了回籠資金,不少企業都將利潤壓縮一邊出貨,部分企業甚至將利潤低於3%。地板行業整體微利,抗風險能力降低,使得市場稍微吹風草動,那些被“掏空”的企業都“扛不住”,只能倒下。

誠然,除了大環境的惡化,房產樓市的萎縮以外,地板企業自身忽視產品質量,頻頻爆出質檢醜聞,以及盲目追求電商,追求產品銷量等也是企業“短命”的關鍵因素所在。對於正處於風口浪尖的地板企業而言,有風浪並不可怕,唯有穿過風浪不被“吞噬”,才能在未來更寬廣的道路上,長盛不衰。

來源:中華地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