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類家電銷售愈100億元

裝修集 人氣:5.72K

截止本月2日,家電“以舊換新”的5類家電產品的銷售額已突破100億元,呈幾何速度增長。廣大消費者在擁抱“以舊換新”的同時,也對企業回收環節服務的低效提了質疑,以及希望以舊換新政策能向更多產品線延伸。

 年底銷售額將達110億

據商務部公佈資料顯示,截至12月2日,家電以舊換新9個試點省市共回收五大類舊家電295.5萬臺,共銷售五大類新家電256.1萬臺,銷售額突破100億元,而到今年年底,銷售總額將突破110億元。

在五類家電產品中,彩電無疑是大贏家,其次是冰洗產品。截至12月2日,9個試點省市共回收五大類舊家電295.5萬臺,其中電視機212萬臺,冰箱24.9萬臺,洗衣機37.9萬臺,空調4.1萬臺,電腦16.6萬臺;共銷售五大類新家電256.1萬臺,其中電視機116.7萬臺,冰箱39萬臺,洗衣機41.3萬臺,空調32.2萬臺,電腦26.9萬臺,銷售額達100.44億元。

從縱向增長規模來看,自今年8月試點以來,9個試點省市的銷售額從第一個月結束時的4億猛增到現在的100億,增長速度呈幾何級。

廣州國美銷售資料顯示:截止11月,廣州國美已回收五大類舊電器逾15.3萬臺,銷售五大類新家電19.7萬臺,銷售額達6.5億元。在“以舊換新”的拉動下,賣場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2%。而家電下鄉對於廣州國美二級市場的拉動則更為明顯,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8%。廣州蘇寧電器由以舊換新活動帶動了6萬臺家電的銷售,累計銷售額達到2億元。

廠商希望更多產品被納入

目前,除了國家規定的5類以舊換新家電以外,市場上還出現了不少“企業版”以舊換新,小編近日走訪廣州家電市場發現,包括了燃氣灶、微波爐、影碟機等各式小家電、手機以及數碼產品都打出了“以舊換新”的宣傳牌,而5大品類打出的補貼上限也遠遠超出400元,有的甚至高達數千元。

對此,家電業人士指出,這些超出國家規定以外的所謂的“以舊換新”,屬企業或商家的“個人行為”,是一種促銷手段,消費者要警惕可能出現的價格虛標行為,避免上當。

“從另一方面來看,說明消費者對5類產品以外的家電,的確有以舊換新的需求”,某打“以舊換新”擦邊球的廠商負責人向小編申辯說。

以小家電為例,不少家電企業利用自己的品牌和銷售渠道進入小家電市場,但在售後和維修方面卻難盡如人意,小家電維修難,以及維修價格高令消費者頭痛:修吧,不划算,扔吧,又可惜。而二手家電市場對小家電並不感冒。在這種情況下,小家電等產品如果能夠被納入“以舊換新”倒可能是一個解決之道。

對此,蘇寧華南管理中心副總經理範春燕表示,擴大以舊換新產品品類和試點省市,的確是在國家相關部門的計劃當中,但目前還沒得到任何訊息。

消費者對回收環節最不滿意

以舊換新在給消費者帶來實惠的同時,在操作層面,尤其是針對回收環節,消費者的投訴最多。

小編登陸以舊換新官方網站——《家電以舊換新管理資訊系統》公佈的相關投訴達329條。其中,大多數是中標企業因服務和操作不規範、不達標被投訴,如回收不及時,回收後未錄入資料導致消費者無法購買新家電等,反映較多的是質疑回收價格過低。

而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亦透露,今年9~10月,“12315”接到家電以舊換新申(投)訴104宗。大多數投訴為消費者反映商家拒絕或拖延回收舊家電,佔投訴案件總量的63.46%。部分消費者還反映購買新機產生質量問題但商家沒能及時處理以及補貼價過低、新機售價過高等。

分析投訴增多的深層原因主要是回收環節與拆解環節銜接不到位。目前,廣東省中標的拆解企業只有一家,而以舊換新的回收拆解規模卻非常龐大,截止10月底,全省就回收了10.8萬臺廢舊家電,均交由該拆解企業去處理。某銷售企業負責人向小編透露,截止11月,該企業銷售了近70000套以舊換新的家電,10月初已向拆解企業發過去3萬餘套,但目前為止這批機還沒有完全錄入系統。大批無法及時輸向拆解企業的舊家電只能堆積在回收企業的倉庫裡,無形中又增加了回收企業成本。另一方面,又由於拆解企業相對強勢,導致回收企業花50元從消費者手裡收回的舊家電,拆解企業卻只願意支付10元。

回收企業壓力倍增,就可能出現消費者投訴的諸如“上門不積級”、“收舊價格過低”等問題。

為何會出現回收、銷售火爆,而拆解環節難以推行的局面?拆解企業也有苦衷:一是拆解企業的成本壓力大;二是拆解處理的時間要遠比回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