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商家談查關店,檢查與罰款概念混淆

裝修集 人氣:6.8K

“有人來檢查了!”這句話像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一樣,讓一個市場內上百家店鋪紛紛拉下捲簾門。近日,這一幕在濟南市黃臺裝飾材料市場已上演數次。據記者瞭解,市場裡口口相傳的“專項檢查、聯合執法”其實是常規的裝飾材料市場抽樣調查。

8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小清河北路附近的黃臺裝飾材料市場。這家市場容納了大大小小400多家商鋪,目前並非家裝旺季,手頭沒有生意的店主正湊在一起打牌聊天。

“8月9號我們剛關過一次店門。”經營一家塗料店的王強(應商家要求化名)說,那天上午,突然從市場南門開始,一家家店鋪接連拉下捲簾門。聽鄰店老闆說,有執法人員要來店裡檢查,王強一看這個架勢,也趕忙關了店門。

隨後他看到一輛麵包車從門前駛過,車裡有一人穿著制服,其他人都穿著便衣。整條街的店鋪都關門了,這輛車便去了西側市場。

據介紹,這種集體性的關門歇業始於7月底。“我們這個區域有上百家店鋪,有個報信的,大家就一起關門,誰也不想成為出頭鳥。”王強說,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檢查人員,有時開著噴有12315字樣的車輛,有時開著金盃麵包車。“他們大多是上午來,我們就一直等到午飯後再營業。”王強說,好在是淡季,對生意影響不大。

“聽說是五個部門聯合執法。”“聽說有板材店被查了,還因為產品達不到環保標準被罰了錢。”“聽內部訊息說,這次專項檢查要持續到8月18日。”

記者走訪了近十家店鋪,店主都承認最近有過臨時關門歇業的舉動,但被問及是否接觸過檢查人員、是否瞭解檢查內容、是否有人真被罰款時,店主都表示不清楚,只是覺得“進店檢查總歸不是好事,既然別人關門了,自己就跟風”。

到底有沒有所謂的“專項檢查”?13日,濟南市天橋區工商局的相關負責人說,“這次只是常規的市場抽樣調查,根本不涉及執法和處罰。”這名負責人介紹,每隔半年,國家就會進行一次全國性的裝飾材料質量調查,這一次濟南作為山東省的代表城市,要提供一份抽樣報告。

受到委託後,工商部門便選了幾家規模較大的市場進行抽樣選購,但整個過程不涉及任何費用的收取。

“有的店家進貨渠道不規範,產品達不到環保要求,很可能因此對行政人員有了牴觸心理。”該負責人說。

專家點評 面對集體疑惑 政府部門應主動澄清

工商部門常規的抽樣調查,卻遇到市場集體歇業的尷尬。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認為,主動逃避檢查的店家自然有其心虛之處,但政府部門也應注意資訊的公開。

在記者採訪中,不少店主承認批發市場上確實有個別店家有弄虛作假的行為。

王忠武認為,對弄虛作假的商家要堅決取締,但有關部門及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時常出現簡單執法情況,這就讓有些商家將檢查和罰款混為一談,再加上從眾心理,那些遵規守法的店主也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跟風。其實經營業主怕的不是例行檢查,而是違規檢查。

王忠武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在嚴格執法的同時,對於某些集體性疑惑,應該主動出面澄清。如果能及時公示抽樣調查的緣由和辦法,商家自然會配合。

來源: 齊魯晚報(濟南)

檢查與罰款概念混淆 百多商家談查關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