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臺門門斗約有400年曆史,拆遷門框上現懸棺

裝修集 人氣:1.05W

作為古老的樓房,在拆遷的時候,拆遷人員總會發現一些事情。最近,紹興某危房在拆遷的時候,居然在門框上發展出一副懸棺,人們都在猜測它的歷史有多久,對考古有哪些特殊意義?

一些上了年紀的村民表示,相傳茅家臺門以前有戶董姓人家,他們7歲的女兒不幸夭折,但父母不忍心遠葬,就直接葬在了臺門門斗中。如今拆除茅家臺門,施工人員突然發現這麼一個造型奇特的建築,讓村民對這個傳說又有了興趣。

來到湖門村就會發現在一片廢墟上有座殘存的臺門,門框上方有個造型奇特的建築,呈四方形,大小和形狀的確跟棺木差不多。建築的頂部長滿仙人掌等雜草,其中正面的磚塊上有雕花圖案,造型各異,栩栩如生。

“從高度、長度和寬度看,東邊高西邊低,古墓就在裡面。”村民包榮根說。村裡一些上了年紀的村民說,此處就是茅家臺門,其有多少年曆史,村民們並不清楚。“前不久,臺門裡有個90多歲的老人過世,她一直沒離開過茅家臺門,說明這個臺門肯定很久了。”村民說。

由於村民認為這個建築裡面有古墓,目前此處拆遷工作暫停,並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報告。

柯橋區文保部門和柯橋區博物館的專家一同趕到現場檢視後,初步確定裡面並沒有棺木(或石棺),從民居建築特徵看,門框上的建築是門斗,以前經濟條件好的人家,在建造臺門時會有這種設計。

前後共四進:門斗、大廳、香火堂和座樓。中軸兩側為廂房,東廂十二間,西廂十一間加一弄,除前三間為平屋外,其餘為樓屋。周家老臺門建築極具紹興特色,白牆黑瓦,人字屋頂,黑白分明,富有韻味。臺門中多有黑色構件,顯得莊重而肅穆。

在紹興民居中,臺門無疑是最能反映其時代特徵和建築特色的,這些臺門世代沿襲,記錄了家族的興衰、歲月的變遷、歷史的滄桑和文化的積澱。一座座白牆黑瓦、庭院深深的臺門,猶如一首首凝固的音樂,向人們傳達越地的節奏韻律之美、古典色彩之美、地域文化之美,深沉婉轉、蕩人心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