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牀的來歷介紹,什麼是羅漢牀?

裝修集 人氣:3.24W

聽到羅漢這個詞,我們都可能會覺得很陌生,但是,羅漢牀的歷史已經非常久遠了,是備受我們歡迎的傳統傢俱之一。下面就由小編介紹一下羅漢牀以及它的來歷。

羅漢牀的介紹

羅漢牀,彌勒榻一般體形較大,又有無束腰和有束腰兩種類型。有束腰且牙條中部較寬,曲線弧度較大的,俗稱“羅漢肚皮”,故又稱“羅漢牀”。簡單來說,羅漢牀就是三面設圍子的牀,又稱彌勒榻。最初主要是僧人使用,或者在崇尚佛教的時期,俗人與僧侶常坐此牀談經論道而得名。此牀素面無飾,高古素雅。彌勒榻是大型坐具,短不能臥;而羅漢牀也是坐的功能大於臥的功能。彌勒榻,羅漢牀都是爲適應國人舊俗而保留的傢俱品種。

羅漢牀的來歷

中國古代傢俱中臥具形式有四種,即榻、羅漢牀、架子牀、拔步牀。後兩種只作爲臥具,供睡眠之用;而前兩種除睡眠外,還兼有坐之功能。我們知道,漢朝以前中國人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故生活中心必然圍繞睡臥之地,待客均在主人睡臥周圍。久而久之,形成了國人待客的等級觀。清朝以前,甚至民國初年,國人待客的最進階別一直在牀或上炕上。榻和羅漢牀的主要功用反而不是睡臥,而是待客。

自《韓熙載夜宴圖》以來,通覽歷朝歷代的繪畫作品,頻頻可以見到古人以榻或羅漢牀爲中心待客的場面。明代以降,特別是在清代,這種禮儀已成定式。因此羅漢牀由樸素向華麗發展,逐步強調身身的裝飾,三屏風式羅漢牀即爲一例。而清式羅漢牀,往往正面呈現山家形圍子,兩側也常用臺階形式,形成一定落差。這要求正面圍,尤其中間一塊要高,才能使圍子幾經落差不至於太矮。清代羅漢牀,五屏風式、七屏風式漸多,甚至九屏風式也有出現,這就迫使正面圍子加高,高到令人難堪的局面。按這種思路,羅漢牀圍子越矮,年代就越古。

羅漢牀是備受歡迎的傢俱,若要體會明清兩式傢俱,細部非常重要,內涵是其本質,不可忽視。對於消費者來說,喜愛古典美,想要裝飾成古典優雅的風格,羅漢牀是你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