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遮不住的景色

裝修集 人氣:1.2W

屏風,作爲中國傳統傢俱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來已久。

這個深藏傳統文化精神的器物,雖然在近現代日漸衰落,但隨着人們對家居品質的重視,屏風再次獲得關注,成爲了時下室內設計中不可或缺、獨具韻味的寵兒。它帶着古典優雅的東方之美款款而來,展現其飽經歲月、歷久彌新的迷人魅力。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泰和園精心打造的絲翎檀雕屏風

閒時坐看花鳥春

屏風,幾與中國建築的起源同步。主要分爲直板式和摺疊式兩種。其中直板式包括座屏和掛屏;摺疊式則通常指圍屏。

座屏可稱插屏、地屏、立屏,分爲獨扇和多扇結構。獨扇座屏是將一扇屏風用插在一個特製的底座上;多扇座屏一般爲三扇、五扇、九扇的奇數規格,每扇用榫卯連接,屏風上有屏帽連接。常被置於廳堂中的主要位置,屏前設寶座、几案等物,藉以彰顯主人的尊貴。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2張

清《剔紅山水圖插屏》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3張

新明紅木《九龍落地大屏風》

掛屏指單扇無座無腳掛在室內牆上的屏風,形制較簡單,一般成對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組稱四扇屏,八扇一組稱八扇屏,還有扇形、桃形、梅花形等不同造型。掛屏自明代後期出現,於雍正、乾隆兩朝時期盛行,是一種純粹的裝飾品。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4張

清光緒《蘇繡人物掛屏》

圍屏又稱曲屏、折屏,是一種可以摺疊的多扇屏風。這類屏風最早出現於漢代,與榻結合使用,例如牀屏、榻屏,起到圍合遮擋的作用。後又發展爲多扇連接,一般爲雙數,可以隨意拆合。圍屏屏芯上的內容多是花鳥山水圖、名家書法等,常以素紙、絹帛裝裱或是紅木、玉石雕刻鑲嵌,輕巧靈活,極具文人氣息。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5張

《韓熙載夜宴圖》中的三屏風牀榻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6張

清乾隆《金漆點翠玻璃圍屏》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7張

明堂紅木爲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特製的紅木折屏

屏風有意障明月

在古代,屏風是很重要的傢俱,其功能也比現代屏風要多得多。

正所謂“屏其風也”,屏風,本就是爲了擋風而產生的。據記載,屏風的身份非常“高貴”,最早是以王權威儀的象徵登場。《禮記·明堂位》有言:“昔者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天子負斧扆南向而立。”其中的“斧扆”便是指代屏風,而後作爲一種實用性傢俱,纔在民間慢慢流行起來。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8張

清中和殿正殿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9張

大家之家《黃花梨屏風》

既是爲了防風,便常被置於室內的入口處,因此屏風也演化成了一種可移動的隔斷,有了遮障、掛物的功用。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10張

清乾隆《是一是二圖》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11張

半身屏後話人間,清代文學家林嗣環在作品《口技》中寫到,“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屏風對視線的遮擋,增加了空間的變化及層次,令它成爲了裝飾舞臺背景,以及分割區域空間的重要道具。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12張

紅古軒《紅尚屏風》

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在傢俱的審美上發生了變化,屏風作爲不可缺少的室內傢俱,在文人巧匠的加持下,也有了裝飾環境,欣賞的藝術價值。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13張

鴻運堂《酸枝八頁山水人物屏風》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此時的屏風已經成爲了精神文化的一種載體。文人以物喻情,讓屏風不再是簡單的隔斷或是地位的象徵,還延伸出別樣的雅趣寓意。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14張

國壽紅木《明軒屏風》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15張

居典紅木《悅幾屏風》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流傳至今的屏風,讓家居空間有了時間性、藝術性、故事性,從而,人們可以在靜默中感受到幾千年的歷史,也能感受到中國匠心和東方風韻。(林子琪/文)

遮不住的景色,在屏風中找尋流轉的漫長歲月 第16張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有關中式客廳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