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木和實木真假很難辨,地板以次充好

裝修集 人氣:2.9W

近年來,市場上木質地板的價格也是一路走高,然而青島市民發現,同樣都是實木地板,在不同的建材市場價格卻是千差萬別,以“圓盤豆”爲例,有的地方賣200元一平方米,而有些店則在300元以上。

“價格差異如此大,真不知道該如何分辨真假。”

對此,一名做建材生意多年的人士表示,價格過於便宜的木地板都是假的,一些小工廠只要花10分鐘,就能將一塊普通木料化裝成品牌的實木地板。

市民反映剛安裝的地板變了形

最近,家住四方區的孔先生反映,他在建材市場買的地板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

據孔先生介紹,他買了一批實木地板裝潢新房,由銷售方全面負責安裝,一個月後鋪設完畢交付。原本打算把新房當做婚房的孔先生髮現,有幾塊木地板的表面起殼現象嚴重,部分地方還出現裂縫。

高品質的實木地板爲啥這麼短時間就出現質量問題?孔先生想到買地板時,對方稱這種實木地板是進口的美國紅橡木地板,因爲是特價產品,所以價格纔會不到230元一平方米。“難怪售價這麼低,會不會是山寨貨?”

感到上當受騙的孔先生找到銷售商,要求對方出具木地板的進口證明。“進口單號在廠家那裏,我們沒有。”對方一直以各種理由予以拒絕。孔先生無奈之下要求退換商品。幾番周折後,銷售方最終同意將出問題的地板退換。

市場調查“圓盤豆”只賣190元

昨天,筆者來到長沙路的一家建材商店,發現店裏地板種類很多,價格從一平方米二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在店裏的顯眼位置,筆者看到這裏有“番龍眼”“龍鳳檀”“圓盤豆”等實木地板,“番龍眼”地板價格一平方米在280元,其餘兩種價格均在300元上下。

“這些實木地板也太貴了吧。”筆者正欲轉身離開,店老闆見狀連忙招呼筆者:“便宜的也有。”隨後,店老闆帶着筆者來到一排特價區。筆者看到,這裏的地板價格便宜不少,其中“龍鳳檀”的實木地板居然只賣220元一平方米,特價的“圓盤豆”也只要190元。

筆者問爲什麼相差這麼多,老闆說,便宜的地板是因爲木材質量較差,後經過了加工。他指着特價的“圓盤豆”地板說,這些都是經過特殊工藝加工的,雖然原材料差一點,但是質量不差,跟好的實木地板差不了多少。

買地板要看六個面

怎樣才能鑑別地板的好壞呢?消費者在購買地板的時候,一定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六個面,這六面的紋理、顏色是否一致,一般造假不會把六個面都造好;消費者還可拿兩塊地板的樣板拼裝一下,看拼裝後是否整齊、嚴密;另外還可以試重量,基材決定着地板的穩定性,以及抗衝擊性等諸項指標,因此基材越好,密度越高,地板也就越重。

“一般實木地板的價格都在300元以上,實木複合地板的價格在170元左右,而強化複合地板的價格應在50元以上。”陳經理說。

10分鐘造出實木地板

店老闆口中的“特殊工藝”究竟是怎麼回事?筆者諮詢了一名做地板生意多年的陳經理,他告訴筆者,所謂“特殊工藝”有很多方法,190元一平方米的“圓盤豆”實木地板用的應該是最常見的“轉印”手法。

“轉印”就是先在普通木料板上覆蓋一層灰漿膩子,再利用電腦技術在木板上印上廠家想要的木板花紋,最後進行油漆,這樣一塊普通木料板能化妝成任何想要的實木地板,整個過程只要10分鐘左右。

“‘轉印’手法很容易,成本也低,這種加工方式每平方米只要10元左右。”陳經理說,普通木料的價格很低,有些成本都不到80元,但是經過“轉印”加工之後,可以當進階實木地板,賣到一平方米300元以上的高價,外行的消費者憑肉眼很難識別。“這種化妝後的地板利潤空間巨大。”陳經理說。

廢料做出強化地板

"地板主要分爲三個種類:實木地板、實木複合地板和強化複合地板。”陳經理說,這三種類型的地板都存在造假行爲,實木地板的造假主要是在木種上,但是一般不會影響使用。而實木複合地板的造假主要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有些廠家爲了節省成本,將原本用做實木複合地板的柳桉木換成了楊木,這樣成本就節省了三分之二,利潤巨大。

另外,還有一些廠家拿強化面代替原本應該是實木的表面。“由於現在強化複合地板使用得最多,所以造假情況也是最普遍的。”陳經理說,現在市面上低於30元的強化複合地板都有問題,很多都是用回收的廢料做成的。

“曾經就有工人在切割地板的時候,切出釘子來,這釘子就是那些廢料裏的。”

陳經理說,最不靠譜的是,還有廠家會拿稻草來做材料,那樣的木地板一遇水就散架了。他曾經到過專門加工劣質強化複合地板的工廠,裏面的氣味薰得人直流眼淚。

銷售也能做手腳

除了在產品上做手腳外,銷售環節也有各種陷阱,最常見的就是“偷樑換柱”。“消費者在店內看到的只是樣品,一些不良商家會在送貨到家時換成其他材質的地板。”

陳經理說,如果在訂單或合同上沒有註明清楚樹種、等級、規格,消費者就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另外還有店家會濫竽充數,店內展示的是優等品,交貨時往往摻雜了一等品甚至合格品,然後以最高等級的價格來出售。由於每個等級之間價格相差20%,商家因此又額外賺了一筆差價。

“木地板種類繁多,這也給消費者在選購上帶來了難題。”陳經理說,有些消費者喜歡追求名貴樹種,只認樹種不認品牌,這樣就會有一些雜牌地板冒充進階貨,以此誤導消費者,達到“低質地板高價賣”的目的。

“實木地板生產流程對技術要求相當高,即使同樣的樹種,同樣的坯料,不同規模的生產廠家來加工生產,其成品地板的品質也會相差很大。”

實木地板的品質優劣最關鍵就是其抗變形能力,天然木材有溼脹幹縮的特點,所以未經深加工的木材很容易變形。

作坊式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由於在坯料乾燥等關鍵環節不具備成熟的加工工藝、方法,因此生產出來的地板質量極不穩定,難以與大品牌相提並論。“正常來說,好的實木地板生產週期應該是一年,這樣才能保證品質。”陳經理告訴筆者。

地板以次充好 普通木和實木真假很難辨

行業專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