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事單位將受罰15萬元,清代古橋遭拆毀

裝修集 人氣:2.27W

中國擁有着五千多年的華夏文明,而近幾年來卻出現了越來越多古文物被毀被破壞的消息。這幾天,就傳來了清代古橋遭拆毀的消息,對此,有關部門就對 涉事單位處以15萬元的懲罰。

據鰲江鎮政府出具的初步調查情況說明,1月5日下午,接到孫家垟村委報告稱,有不明人士對該村的福星橋進行破壞,立即派員會同相關部門介入調查。據初步調查,當天下午,寧波冶金勘察設計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分公司)在做沿河地質勘探,爲方便其水上作業設備通行,在未向任何部門報告的情況下,擅自安排人員用挖掘機對福星橋進行拆除。

據介紹,該公司此前在對鰲江鎮內的河網系統進行橫截面和水深的勘探,距水面1.5米高的福星橋擋住了勘探船的路線,該公司請來河道邊工地的施工人員用挖掘機對橋樑進行了拆除。

6日,平陽縣文廣新局擬對寧波冶金勘察設計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分公司)作出15萬元的行政罰款;1月7日,對該鄉鎮領導進行了約談。

被毀的古橋叫福星橋,位於平陽鰲江鎮孫家垟村東面,爲五孔石樑橋,建於清道光21年(1841年),距今已178年,曾是連接着孫家垟村與外界交通的紐帶之一,橋面最高距水面不到2米。2011年平陽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該橋被列入普查名錄。近年該橋南側末端出現自然斷裂,人們不再行走。

根據村民的描述,福星橋系五孔石樑橋,弧線優美,橋面上刻有橋的建造年代、建造者等資料。

市文保所副所長黃培量說,列入“三普點”,就意味着福星橋屬於不可移動文物。它雖然不能算是掛牌的文物保護單位,但具備一定的文物保護價值,不得隨意處置。若要處置,也必須先經由文物部門評估後方可實施。

與此同時,有人質疑,既然是文物,爲何福星橋周邊沒有明顯的寫有保護性字樣的標識?

對此,黃培量說,我國對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分成多個級別,一般來說,文物保護單位周圍都必須設立保護性的標識牌。然而,對文物普查登入點卻沒有硬性規定。因此,福星橋周邊沒有設立保護性的標識牌,並不違反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