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新政對建材業影響幾何

裝修集 人氣:3.07W

一直以來,房地產市場與地板產業的關係都呈現單向影響的狀態,尤其是金融危機之後,國內已成爲中國建材企業最重要的市場,因此這種準依附關係就更爲明顯和牢固,在某種程度上,建材幾乎已經成爲房地產的下游產業,可說到了脣亡齒寒、骨肉相連的地步。未雨綢繆,上智之選,風雨即來,更要應對得當,因此筆者認爲,準確解讀國發〔2010〕10號檔案精神,同時根據其精神適當調整短期發展中的戰略戰術有助於企業更好地發展,並可規避一些政策調整帶來的風險。

以下試爲大家做一預測,只作一家之言:

一、國發10號檔案對中短期建材類產品消費量的影響。根據網絡調查,自10號檔案公佈後,房產意向消費者普遍進入觀望狀態,多家網站的調查顯示:逾七成以上的消費者表示近期不會購買房產go2map,甚至有三成左右的消費者認爲,房價跌幅少於30%堅決不會購買。而知名經濟學家分析,房地產市場將於4月份開始進入觀察期,週期當在兩至三個月左右。在此期間,消費者將靜候政府調控政策的落實情況,並透過觀察10號檔案後續操作細則的實施來判斷購房的時機。而觀察期後,全國主要城市(以最近房價上漲迅速的一二線城市爲主)的房地產市場將迎來一個價量齊跌的局面,市場整體進入調整期。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房地產市場成交量的短期性萎縮已經無法避免,其對建材消費量的影響筆者認爲主要有:1、由於建材受房產影響的過程有至少兩個月以上的滯後期,因此今年“五一”期間的建材銷量將不會受到很大沖擊,但是鑑於後期迷茫的市場判斷,各大企業有可能將“五一”作爲新政實施後本年度最爲重要的促銷節日,因此在此期間的市場競爭將有所放大;2、鑑於不受新政調控影響的“小產權房”、低於90平方米的首套住房及新交付期房的支撐,“十一”國慶期間地板銷量受10號檔案的影響度要小於商品房成交量下滑的程度。但由於此時正好處於調整期(按觀察期結束後再滯後兩個月計算)前段,主要城市在6、7、8月份的房產成交量經過了一個明顯的下降過程後,建材整體銷量將出現2009下半年以來的首次下滑,筆者認爲降幅大概不少於去年同期的10-15%,同時一二線市場的競爭趨於白熱化;3、到2011年,10號檔案後續措施和市場預期屆時已經明朗化鹿鼎記,房價下滑至某一區位後開始穩定。由於房屋消費剛性需求仍然存在,所以此時對居住真正存在需求的消費者在觀望後開始逐漸接受着陸後的房產價格,部分消費者選擇入市,房產市場到時候應該走出價量齊跌的局面,建材市場開始復甦。

建材終端銷量較2010年下半年應有所上升,但終端所售產品的比例結構出現變化;4、2011年之後,因爲10號檔案的目的在於“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切實解決城鎮居民住房問題”,而非從根本上打壓房地產的發展,此時經過一年多的調整,熱點城市房產價格應該趨於相對理性,政策的調控效應也得到基本釋放。因此筆者預計原先觀望至今的大量消費者開始進入房產市場,新開樓盤呈現增多的現象,同時價格重新進入上行通道,但屬相對受控的小幅上揚狀態,在此影響下,地板銷量較2011年大幅增長。

二、國發10號檔案對建材產業發展的影響。從10號檔案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其調控的主要目標在於第二套及二套以上透過銀行按揭購買商品房或非本地按揭購房者的消費行爲,首套房屋消費及全款消費的商品房購買行爲基本未受影響,或影響度較小。而以上受限的消費者,除炒房者外基本上屬於改善型住房消費人羣,其主要組成部分就是尚未完全成型的所謂“中產階層”。而對投機性購房者來說,在替代性投資途徑出現之前,其仍有可能依然將資金投入房產市場,但在居住性房產價格明顯下跌的情況下,他們有可能會選擇店鋪、寫字樓等商業性的房產網絡超女,而房地產經營者也有可能更多地選擇這一方向進行開發,導致商業性房產比例增高。

因此,以上現象的出現勢必對地板企業的產品架構和市場營銷策略造成如下影響:

1、短期內中端產品將受到最大沖擊。在以上受限人羣中,對於建材企業來說,炒房者並不會帶來直接的銷量,所以影響不大,真正左右我們終端銷量表現的,反而是相對不起眼的改善型住房消費者。他們購買房產的目的在於提高生活質量,表現在對建材的選擇態度上,其特點就是對品質的要求高於價格感受,所以這些消費者一般都會購買中端至中高端的產品,很少會選擇低端產品。正因爲如此,只要我們細心分析就能發現,日常在終端爲我們帶來最大利潤的就是他們。由於改善型購房者的消費慾望並不迫切,因此筆者相信,此次10號檔案的出臺,將在不少於半年的時間內,極大地抑制改善型購房者的購買慾望,進而較大地對建材類中端產品的銷量產生負面影響。筆者認爲,如想彌補這一空缺,地板企業可以透過將低端做強、高端做精,同時細分中端的方式,調整短期內的產品架構;

2、工程消費將有所增加。前文說到,受到政策影響,房地產經營者有可能加大對商業性房產的開發力度,因此其後勢必帶來工程類地板消費量的上升,但是中端產品銷量的下降將使更多企業重視集團性消費,造成競爭加劇、條件苛刻、要求提高、利潤率下降,許多技術能力不強的企業將望洋興嘆,難以參與競爭;

3、終端競爭進一步加劇,瓷磚、地板產業整合進程得到加速。一直以來建材產業存在攤子大、規模小的問題,相關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最近也在致力於行業的整合,以期將整個行業帶上更高的層次。以筆者所在的南潯爲例,自2009年開始,各大地板品牌企業均制定了長效發展的目標,行業的二次發展進入高速擴張期,產品架構日趨豐滿,產能急速擴大,正向“中國木地板之都”邁進。但是10號檔案實施後,高速擴張的產能和市場預期與相對萎縮的市場需求將產生難以調和的矛盾,勢必在終端產生殘酷的競爭。許多難以透過自我產品調整、偏科嚴重的企業將在這一輪調整中進一步趨於弱化,而那些產品線豐富、市場反應迅速、營銷能力強勁、危機處理機制有效的企業反而擁有機會成就木業集團之路。所以正應了“危”、“機”相倚的說法,房產新政對建材產業長效發展的影響並非完全是負面的;

4、推動建材行業產品結構調整,加速科技提效熱情。由於中端及中高端產品所受衝擊最大,導致建材企業紛紛尋找低端、中低端及高端產品的利潤彌補點,以期“堤內損失堤內補”,地板、瓷磚衛浴企業以科技附加來降耗提效的熱情將被再次激發;同時中端和中高端剩餘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將會被進一步細分,部分企業有可能透過對消費者提供點對點的定製服務、B2C直營等更爲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來鞏固甚至提升在該消費層次上的銷量,將高端產品和服務理念拉入中高端,使地板產品結構出現微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