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內面積和使用面積的區別

裝修集 人氣:1.73W

當你進入售房大廳的時候,關於房屋面積的大小,你會關注哪些指標呢?今天主要和大家介紹一下套內面積和使用面積,它們各自有哪些特點呢?

套內建築面積並非是可真正使用的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包括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和陽台面積,而全部封閉的陽台面積是100%加入,未封閉的陽台面積只加入50%。建築面積包括套內淨面積、牆體所佔面積、陽台面積和電梯間、管道井等公攤面積。那麼一般來説得房率是多少呢?劉欣介紹:“一般多層樓房的得房率在80%左右,高層樓房的得房率在70%左右。”

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和套內使用面積,三者當中較大的就是建築面積。使用面積就簡單了,把套內面積再減去室內的牆、柱子等等就是你家的使用面積了,你可以理解為,把房子裏所有房間牆到牆的面積相加就是使用面積。

住宅的使用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淨面積之和。計算住宅使用面積,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應住宅的使用狀況,但在住宅買賣中一般不採用使用面積來計算價格。即套內面積減去套內牆體面積,也就是屋中的淨使用面積。

計算使用面積時有一些特殊規定:躍層式住宅中的户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煙囱、通風道、管井等均不應計入套內使用面積;內牆面裝修厚度計入使用面積。計算住宅租金,都是按使用面積計算。

從法律關係上來説,作為房屋購買者,實際上獨自佔有的只是套內部分;且套內面積不牽涉分攤問題,不易引起爭議。按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理論,這一部分房屋才屬於產權人專有。一些國家和地區在進行權屬登記時也只將專有部分作為該户的登記面積。

按照建設部、國家工商總局印發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示範文本第四條的規定,實際中商品房銷售可操作的方法有兩種:按套內建築面積計價,即:套內建築面積= 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建築面積+陽台建築面積;按建築面積計價,即:建築面積= 套內建築面積+公共分攤建築面積。

但從現階段看,我國按套或套內建築面計價買房仍有很多侷限。在實際應用中,全國範圍內基本都採取了按建築面積售賣的方法。原因是政府制定了很多與建築面積掛鈎的規則,如建設部制訂建築面積計算和分攤規則、物價部門按建築面積核算房屋單價,產權證還是按照建築面積來製作,物業管理和供暖費仍按建築面積收取。如按套內面積計價,就把好多問題推移到賣房的後期甚至入住以後了。

TAGS:面積 套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