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建築本體,崔愷

裝修集 人氣:1.55W

 

崔愷:迴歸建築本體

 崔愷

不久前,在參加清華大學舉辦的一場關於阿迦汗建築獎的研討會時,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建築師崔愷注意到一個現象:中國建築師獲得國際大獎的專案大都是一些小專案,有的甚至是偏遠地區的扶貧專案或公益專案。

在中國大規模進行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除了一些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的、由國際知名建築師設計的專案外,許多城市建築甚至是標誌性建築,都很難在國際上獲獎。相反,有些建築還引來了很多質疑。

“大小建築”的反差

崔愷介紹說,近年來,國內一些青年建築師在偏遠地區做的扶貧專案或公益專案得到了國際建築界的關注。比如,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曉東在雲南麗江和福建永定做的兩個專案就獲得了國際大獎。李曉東在麗江做的玉湖完全國小專案獲得了2006年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金獎,在永定做的下石橋上書屋專案獲得了2010年阿迦汗建築獎。

目前,中國建築師在國際上獲獎的專案大都是小專案。為什麼獲得國際大獎並在學術界得到認可的專案不是城市中的重點專案?這種“大小建築”的反差現象讓崔愷聯想到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農村包圍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就是說,中國優秀的建築先在農村中出現,然後向城市發展。

迴歸建築本體成獲獎主要原因

在談到是否存在不同的東西方建築文化審美標準,這些標準是否會影響“大小建築”獲得國際大獎時,崔愷說:“這些不是影響‘大小建築’獲得國際大獎的主要原因。”

他表示,雖然東西方的建築文化存在一些差異,但建築學作為一門傳統學科,在基本美學上,東西方對建築的認識是一致的。他並不認為國外建築界人士對中國建築的種種看法是因為國內外文化標準不一樣而產生的。

在中國大規模進行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建築設計的商業化傾向普遍存在,原創精神缺失,專案質量不高。同時,也出現了建築在建成後不符合設計本意的現象。

除了商業化傾向外,還有一些功利性因素。例如,為了領導的政績或者開發商的利益。崔愷說,這些因素都干擾了建築的設計本意,使建築失去了本質的東西和原有的價值。

而那些在偏遠地區的扶貧專案或公益專案則擺脫了這些因素的干擾,迴歸了建築本體。首先是因為偏遠地區建築的使用物件大都是弱勢群體,他們沒有能力干涉建築師的設計本意。其次是因為資金有限,所以建築師一般會精打細算,省去不必要的裝飾或一些誇張的表達,使建築的功能簡單、造型簡約。“我認為,迴歸建築本體應該是小專案獲得國際大獎的主要原因。”崔愷表示。

為弱勢群體服務

積極做扶貧專案或公益專案使中國建築師在業界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做這些專案都是公益行為,不僅沒有設計費用,還要花很多精力。崔愷向記者介紹了幾位他覺得特別值得尊敬的建築師及他們做扶貧專案或公益專案的故事。

香港中文大學教師吳恩融帶領他的團隊開展了一項名為無止橋的活動。此項活動是在我國西部農村中幫助村民修橋,建國小。吳恩融和他的團隊不僅負責設計工作,還直接參與專案建設。此舉帶動了許多青年建築師和學生加入志願者隊伍,擴大了社會影響。目前,吳恩融和他的團隊成立了一個基金會,專門為偏遠地區做一些扶貧專案或公益專案。

崔愷告訴記者,國際上有阿迦汗建築獎,國內有由《南方都市報》設立的建築傳媒獎,其宗旨也是為了表彰扶貧專案或公益專案。

擔任過兩屆建築傳媒獎評委的崔愷表示,設立這一獎項是為了表彰“走向公民的建築”。他說,有很多獲獎專案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都市實踐事務所為萬科集團在廣州做的一個廉租住房專案——土樓,還有中新天津生態城的農民工宿舍。

除此之外,臺灣建築師謝英俊設計的農民自建屋,臺灣建築師黃聲遠在臺灣宜蘭設計的建築,著名建築師劉家琨和李曉東設計的建築,都是關注了社會上普通大眾的生存狀態,設計風格頗具特色。

其中,臺灣建築師謝英俊的故事令人敬佩。從臺灣“9·12”大地震後邵族社群的重建到“5·12”汶川大地震後馬爾康的重建,謝英俊的行為得到了建築傳媒獎評委的高度認可。謝英俊一直致力於研究和推廣他建立的輕鋼結構營造體系,並將其與當地材料、施工工法結合起來。崔愷說:“謝英俊不僅負責設計工作,還親自參與專案建設,併成立了一支由邵族人組建的施工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地的就業問題。”崔愷認為這種做法很值得思考和借鑑。

建築師要有公民意識

“小建築”與“大建築”不應該是相互排斥的關係。雖然獲得國際大獎的“小建築”與城市建設中的“大建築”不同,但同樣值得關注和尊重。儘管“小建築”不能代表中國建築的主流,但卻能給人們帶來一些反思,即建築師如何在當今有些浮躁的城市建築設計中增強自己的公民意識?例如,是否應在政府興建的大型廣場上為公眾設計一些人性化的休閒納涼場所?在行政辦公樓的設計中,除了追求氣派的外表外,更應關注環境的設計。

崔愷以大劇院為例解釋道,建築師不僅應該將大劇院建設成一座城市的標誌性建築,還應該為公眾提供優雅的、具有文化品位的欣賞環境。在商業建築的設計中,建築師應充分考慮到商業建築與城市的關係,打造城市的活力空間。

崔愷認為,這些都屬於建築師的公民意識。他希望建築師不斷增強自己的公民意識,為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士提供優質的、專業化的服務,讓城市和建築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