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喊停補貼LED產業難退“高燒”

裝修集 人氣:3.3W

去年12月,揚州招商局局長孫曉軍對外表示MOCVD的相關財政補貼政策不可能一直無限期的持續下去,揚州市的財政補貼政策將於2011年7月告一段落。

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連鎖反應的是,同樣已經出臺類似補貼政策的地方政府也都在觀察是否需要跟進。

3月4日,揚州市財政局內部人士向本刊記者透露,對MOCVD裝置的補貼確實不會無限期持續下去,但叫停的時間還在商討當中。

記者隨後翻閱了2009年8月揚州市政府出臺的關於MOCVD補貼的實施細則發現,在檔案的附則中清楚的寫著“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有效期暫定為二年。”也就是說,2011年7月的截止日期本來就在計劃之內。而按照揚州市政府當初第一期25億元補貼基金的數額,以平均每臺MOCVD補貼1000萬元計算,該筆基金對應的MOCVD臺數約為250臺,而截至2011年3月,揚州政府對外公開已簽訂的MOCVD投資協議臺數為198,距離目標還有52臺。

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連生曾向媒體透露,只要是截止日期之前註冊落地,即便裝置採購計劃在這之後,也仍然可以享受到政策優惠。

顯然,此前揚州政府相關人士的一席話多少透露出一些“言外之意”。一位業內人士更是道出了其中玄機:“在招商思維下,地方政府考慮問題的角度當然不一樣,個別政府的此番表態意味著今年上半年可能會迎來一波新的佈局熱潮。”

投資熱潮背後的政府“推手”

2009年9月20日,國家發改委聯合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等5部委對外印發《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意見》”)。通知中對於當前國內半導體照明(LED)產業發展現狀指出了一些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包括國產LED外延材料、晶片以中低檔為主;80%以上的功率型LED晶片、器件依賴進口;存在盲目投資、低水平建設的現象,一些地方政府不顧經濟效益對道路照明進行盲目改造,過度投入景觀照明,導致產業無序競爭等等。

而以上問題正是導致2009年上半年國內路燈等政府公用照明的一輪投資熱潮偃旗息鼓的關鍵所在。

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此次《意見》出臺了幾項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各級財稅、發展改革、科技等部門要推動落實國家對生產新型節能照明產品的企業,從事國家鼓勵發展的專案進口自用裝置以及按照合同隨裝置進口的技術及配套件、備件,在規定範圍內免徵進口關稅的優惠政策。

“只要是國家部委釋出的產業鼓勵政策,地方人民政府都會積極響應,快速行動。尤其是涉及到補貼及稅收優惠的相關政策。”一位政府內部人士對本刊記者表示。

而就在《意見》出臺1個多月之前,2009年8月6日,《揚州市LED外延片生產用MOCVD裝置購置補助資金管理實施細則》檔案正式出臺,揚州市政府首開先河提供一臺MOCVD機臺一千萬元財政補貼的政策。一時間引發業界關注。此次揚州市政府不同於其他地方政府利用抵稅的方式進行補貼,而是以現金給付方式,其中機臺到位後補助40%金額,試產期間補助30%,量產後的驗收階段提供最後30%尾款。

短短2個月之後,2009年10月20日,廣東江門市政府也出臺了《江門市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LED產業發展暫行優惠辦法》,《辦法》中關於MOCVD的補貼數額和揚州如出一轍。但江門市政府額外增加了對於新建專案的建築面積補貼政策。

如果說當時揚州、江門兩地的投資專案還是小試牛刀的話,那麼2010年1月10日廈門三安光電(600703)與蕪湖市政府簽訂的120億元投資專案可謂是中國LED外延領域有史以來最強的“地震波”。緊隨其後,2月1日,蕪湖市政府再次與德豪潤達(002005)簽約總投資60億元的晶片專案。按照兩家公司的規劃,一期MOCVD到位共207臺,這個數字已經接近了此前揚州政府的目標,但蕪湖市政府卻僅僅只用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

不僅僅是簽約投資專案具有難以匹敵的轟動效應,蕪湖市政府在政策出臺時間及其條款上似乎都在與其他地方“刻意”不同。首先,蕪湖市出臺的《關於促進LED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其中包含此次MOCVD專案的補貼政策)是在2010年7月17日市政府第36次常務會議審議才獲得通過。但檔案中卻註明此政策的執行時間是從2010年1月1日起。而另外兩個城市出臺政策的執行時間均是檔案印發之日起。其次,在MOCVD機臺的型號、數量要求、補貼數額上,蕪湖政府做了相應的調整,提高了引進裝置的配置和數量要求同時也相應增加了補貼數額。其中對MOCVD的臺數要求必須是50臺以上,這也使得很多不敢“涉水太深”的企業望而卻步。

而之所以能夠吸引國內兩大LED上市公司投入巨資落戶蕪湖,無疑是因為採用一次性財政補貼方式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在兩家公司的大額資金募集背後也隱現著蕪湖國資的身影,另外在土地供應、後續應用產品訂單等方面,蕪湖市政府都給出了足夠的保障。

與揚州、蕪湖等地祭出高額補貼措施不同,大連市政府表現得尤為冷靜和理智。大連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副主任唐忠德向本刊記者表示,“大連市還沒有實施MOCVD裝置的補貼,今年出臺對於LED專案的補貼,主要是用在檢測平臺的建設上。”

根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資料報告顯示,2009年下半年以來,國內LED上游裝置投資總額中,由政府直接帶動的投資額佔到總量的40%以上。從2009年至今,僅出臺裝置補貼優惠政策的揚州、蕪湖、江門三地完成的MOCVD裝置投資就達到630臺左右,佔到國內MOCVD規劃總數的50%。

國企半路出家跳入“火海”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一度大面積虧損的央企,在蓄能積量之後四處出擊,圈地成王。國企是最接近國家政策決策層的一環,因此本輪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投資熱潮中也少不了大型國企的身影。而與此同時部分地方政府邀請央企投資地方專案的熱情也愈來愈高漲,甚至於把拉攏央企投資當成了“政治任務”。

“市裡前一段時間也專門開大會,討論與央企對接合作的問題,由發改委負責,國資委協助。”一位南方地方政府的內部工作人員對本刊記者表示。而安徽省發改委一位官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接表示,現在去爭取央企,主要是為了保證投資增長的後勁。“實事求是地講,地方政府的後續投資已經有點跟不上。跟不上的原因,既與國家對專案審批較嚴有關,也與地方配套資金跟不上有關。與央企搭上關係,由他們來投資,地方的資金壓力基本就解決了。”

2011年1月13日,以水泥建材為主業的中材集團對外宣佈注資50億元控股揚州中科半導體,按照計劃在2012年中科MOCVD將在現有5臺的基礎上增加到20臺,2015年達到50臺。而在此之前,作為一家背靠中科院的學研產模式的企業,中科半導體一直因為內部管理體制以及發展模式的侷限性而身處危境。

從2010年以來,中科就在國內尋覓戰略投資者,以股權融資方式為企業發展籌措資金。作為建材行業的兩大央企之一,中材集團之前在LED領域沒有任何積累。此次控股揚州中科,令很多業內人士直呼“看不懂”。

日前,一位曾經參與中科股權融資的PE投資人向本刊記者大吐苦水:“從去年開始我們一直在跟這個專案,而且各方面收集的意見對中科的情況都比較中肯。誰知道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這讓我們很是意外。”

對於大型央企的“半路出家”,有專家也表示出一些擔憂,“新興產業的發展歸根結底還是由技術創新來驅動的,因此,企業進場之後關鍵還是拼技術。“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部部長王志剛則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不少央企採取了聯手民營企業投資新興產業,一方面能夠充分藉助民營企業靈活的機制和先進的技術實力,另一方面也能夠分擔投資風險;如果投資涉及地方,還會與地方政府以及當地國企合作,一方面能夠充分爭取當地的產業政策優惠,另一方面也能夠充分利用當地各種資源優勢。”

補貼支撐業績增長面臨資本市場考驗

2010年中國市場對MOCVD幾經瘋狂的投資需求,讓全球兩家裝置供應商Veeco和AIXTRON的產能瓶頸提前到來,甚至有些措手不及,此間更是一度傳出訂單要推遲到2012年才能交付。

根據2月7日Veeco公佈的2010年Q4財報,資料顯示其2010年Q4MOCVD裝置銷貨收入再創季度新高,為2.4億美元。單季有超過20多家廠商下單,訂單額達到2.21億美元。

而另外一家大廠AIXTRONQ4營收年增91%至2.247億歐元;Q4接單金額達2.04億歐元,年增25%;季底的積壓訂單年增35%至2.748億歐元。全年度接單金額暴增102%至7.483億歐元。AIXTRON同時表示,2010年度營收激增159%至7.838億歐元;

儘管2010年Veeco和AIXTRON給資本市場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年報,但由於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來自中國市場的爆發式需求,因此當國內傳言2011年上半年可能有部分地方政府的MOCVD補貼政策可能中止的時候,兩大MOCVD裝置供應商的股價還是反應強烈。當天美國Veeco的股價大跌15.57%,跌幅居30只成分股之冠;而德國AIXTRON也下挫了4.18%。

無疑,中國的MOCVD補貼政策牽動著AIXTRON和Veeco的末梢神經。

同樣,地方政府紅包也直接扮靚了國內相關LED上市公司的年度財報。

2010年全年各類政府機構共計對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實際發放各類政府補貼114.78億元,受益公司囊括中小板、創業板及主機板公司200餘家。去年全年收到補貼次數最多的三安光電,2010年公告收到補貼共計11次,收到來自不同政府的補貼款項約7.28億元。而這個數字是三安光電2009年全年約1.8億淨利潤的4倍。

事實上,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和補貼不可能長期存在,因此很多上市公司也就有著不確定性風險。如果公司能借助短期的優惠與補助迅速成長起來,以後的利潤來源就會轉為“主營業務收入”;反之,當優惠政策“過期”後還沒有發展起來,業績就會一落千丈。

但是,優惠補貼政策取消至少會讓那些機會主義者不滿。長三角一家傳統行業的企業銷售副總前不久對本刊透露說:“公司要轉型,準備發展LED產業,本來打算落地揚州。但現在這種情況讓我們很是為難。”

顯然“政策市”仍然是目前中國LED產業投資的主導因素。

當一些投資人士在解讀發改委出臺的《意見》的相關條目時,大多數認為“定義很模糊”。從風險投資的角度來看,除了領會政府的精神之外,還需要對市場做更為細緻的工作,包括分析回報率,評估是否真的有訂單,市場是否真的存在。

上游裝置製造商仍看好後市

Veeco大中華區總經理王克揚認為,最近LED上游的廠家大多趕在補貼政策正式叫停之前紛紛下訂單買外延爐,“所以我們現在挺忙的”。

但是,當記者問起Veeco今年在中國市場的MOCVD訂單預測時,王克揚表示“現在是敏感時期,不方便透露”,同時他冷靜分析,“即使中國買MOCVD裝置的量會緩下來,但是大量購買的還是在中國。總的來說,上半年還是會很好,下半年政策出來就很難講。外延爐可能就要緩一下,藍寶石爐子的生意還是蠻好的”。

相比之下,AIXTRON內部人士則頗為高調地向本刊記者表示,“這個補貼政策的叫停只是在揚州,其他地方還沒叫停。”

與全球MOCVD裝置廠家的樂觀反應一致,國內部分外延廠家也表現得比較鎮定。

真明麗LED晶片事業部總經理葉國光向本刊記者表示,江門市暫時還沒有聽到補貼叫停的聲音。政府之前承諾的補貼還是會給予。同時葉國光還分析,如果地方政府財力足夠大,中央政府也沒辦法,頂多就是勸導,但迫於中央政府的壓力,地方政府可能會把補貼慢慢停掉。

而士蘭明芯總經理江忠永同樣表現得很冷靜,“按照杭州市政府的官方檔案,政府對士蘭明芯的30臺裝置補貼是不會變的。不管政府補貼與否,當你沒有市場的時候,那些裝置都是沒有意義的”。

“投資換訂單”地方保護死灰復燃

2009年國內曾經出現一波“投資換訂單”的風潮,以勤上光電為代表的一批LED應用企業以在當地投資建基地為幌子換取政府的LED路燈訂單。更有像濰坊中微光電子這樣包下整座城市路燈LED改造工程的案例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盲目的招商引資,很難保證招商落戶的是擁有自主技術和資金實力的企業,而以投資換訂單的企業,能否經得起考驗也是個問題,低水平的產品最終是要經受市場的考驗。

隨著2009年底開始的國內上游外延晶片投資熱潮的爆發,使得政府財政補貼出現了後續資金難以為繼的狀況。“我們也是很意外,我們原本補貼資金的規劃期是2年時間,但現在已經出現了專案排隊的情況。第一期的補貼基金也已經快用完了。”一位地方發改委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

於是“投資換訂單”又重新成為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殺手鐗”。

2010年7月,三安光電曾與蕪湖市人民政府簽署《關於地面應用高倍聚光太陽能發電系統及元件專案投資合作協議》。但就在2010年12月,三安光電對外公告終止此協議,同時將在淮南建設投資總額80億元的地面應用高倍聚光太陽能發電系統及元件專案。在這背後除了淮南市政府在裝置和土地方面的優惠之外,還給三安丟擲一個每年1.5億,三年合計4.5億元的LED路燈訂單。而在此之前,三安選擇在蕪湖投資LED專案,蕪湖市政府也是額外給了一個6億元的LED路燈訂單。

一位證券投資人士給記者解釋了這背後的玄機:“作為上市公司而言,政府大額現金補貼畢竟是短期的行為,同時作為證監會的會計準則,政府補貼能否順利扮靚業績財報還存有不確定性,因為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很有可能導致補貼計入資本公積而不能計入年度損益。相反,產品訂單方式的補助則可以保證企業財報的持續性利好。”

就在對外宣佈MOCVD補貼政策即將到期後不久,揚州市委書記王燕文向媒體表示,相關LED的補助政策將會持續,並擴大至下游的照明應用。希望能帶起下游供應鏈的表現,預計照明將是下一階段補助的方向。

去年年底揚州市政府再次重磅出擊——採購揚州市LED企業生產的LED照明只要單項工程採購總價達到10萬元(含)以上,就可享有最高20%的資金獎勵。

政府扶持為何成為“攔路虎”

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的稅收收入和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預算外收入快速增長,這使得各級地方政府能夠支配和使用的資金較之以往顯著充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加上各地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熱度不減,許多地方政府往往熱衷於“出大手筆”,大量的政府公用資金投向營利性的建設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