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建築節能的道路上,楊旭東

裝修集 人氣:1.27W

 

楊旭東:行走在建築節能的道路上

楊旭東教授 

一片丹心

1995年,楊旭東躊躇滿志地來到了MIT攻讀他的博士學位。MIT的建築技術專業是一個綜合交叉方向,老師和學生來自土木、機械、建築等多個領域。原本讀清華熱能工程系空調工程專業的楊旭東說,在那裏他感覺自己的專業特長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同時又瞭解了許多交叉學科的知識。

MIT建築技術專業畢業後,1999年至2005年任教於美國邁阿密大學並獲終身教授教席。邁阿密大學的建築工程專業是學校的特色專業,在全美排名前六。邁阿密大學位於著名的旅遊勝地,有着優美的校園環境和多元的文化體系。邁阿密漂亮的沙灘、大海、溫和的氣候都給楊旭東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那也是他事業真正起步的地方。在他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建築環境系統實驗室”和研究隊伍,並被提拔爲負責研究生工作的助理系主任(系內只設主任和助理主任)。從1995年到2005年在美國的10年間從沒中斷過與國內的聯繫。2002年起正式成爲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進階訪問學者,雖然每年在國外工作4個月,但楊旭東講由於自己本科和碩士都畢業於清華大學,出國前又在清華當過兩年教師,所以他一直割捨不下對清華大學深厚的感情。他最終並沒有爲良好的科研環境和終身教授的光環所吸引住,在2005年毅然決定回到清華大學。爲國家的快速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將辛苦打拼來的東西全部放棄,一切重新開始是要冒一定風險的。很多朋友的善意勸阻沒有攔住楊旭東回到清華大學的步伐。他說,既然能在完全陌生的環境創造出這些,爲什麼在自己更爲熟悉的領域做不到呢?談到回國後的情況時,楊旭東表示儘管也遇到了一些始料不及的困難,但他從來沒有對當初的決定後悔過。在他的眼中,能夠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中做喜歡做的事情,乃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他山之石

國內的建築技術教育與MIT教育差別迥異,問及我們需要學習和借鑑之處時,楊旭東這樣說:MIT作爲一所世界頂尖名校,其教育理念是經過長期累積和積澱的。MIT的建築系在美國排名第三,但在本科階段,他們不分專業,而是要接受全面的建築基礎知識教育。學生的實踐能力一般要到工作崗位後再行培訓,即我們常講的通才教育模式。研究生階段的課程也基本如此,主要是讓學生開拓知識面,培養思維模式。但在研究課題上,學校和導師對學生的要求很高,中間的考覈環節也很嚴格。博士生資格考試不透過,被淘汰的比例較高,博士論文的創新性明顯。嚴格遵循“寬進嚴出”的理念。我國的學生在本科階段就把專業分得很細,這樣儘管在專業知識上掌握得深入,但在知識面上有一定的缺陷。這樣一來,對今後的科研創新就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另外,MIT的學生特別是研究生做事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都很高,所選專業和研究方向都是學生自己選擇的結果,如果沒有興趣他們就不讀。我們的學生要經過層層篩選、級級考試,有些選擇是家長或老師爲學生做的,因此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比他們弱。還有一方面就是MIT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表達、實際動手等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和探索。這些方面,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談到目前楊旭東自己帶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時,他說美國的高校科研一般以基礎研究爲主,產品和技術研發一般在大公司或企業完成,工程實踐則由專門的設計或諮詢公司完成。因此學生在校期間除了自己到外面進行實習之外,接觸工程實踐的機會並不多。我國高校除了承擔基礎研究,還在很大程度上負擔着做企業R&D、設計、諮詢等多重工作,因此也爲學生儘早瞭解實際工程需求提供了條件。他認爲在建築領域,這是很符合國家發展和人才培養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