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生活,林文格:品味設計

裝修集 人氣:1.89W

林文格:品味設計 玩轉生活

記者:林工您好,您能先給我們介紹一下從事室內設計行業的歷程嘛?

林文格:我1993年開始接觸室內設計,當時在中國美院工藝系求學。學的是裝潢設計專業,後來透過王煒民教授接觸到室內設計,覺得非常有樂趣,就和四個同學一起追隨王煒民老師,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及探索,畢業後共同組建了國美建築裝飾設計院,應該說是屬於國內第一批專業從事室內設計的研究機構。現在它已經是甲級設計院,發展得非常好。

記者:那時候這種大型項目都是採用競標的方式來選擇設計公司嗎?現在可能很多業主在與品牌設計公司、設計師合作的時候會直接委託了。

林文格:這是經過了一個過程。那時候大環境使得設計部門獨立性較弱,一個項目進行招投標,哪家公司中標了,設計、施工一起做。設計免費,服務於工程施工。發展到另一個階段,就是先進行設計招投標,然後再進行工程施工招投標。如果設計和施工都是同一家公司中標,設計往往還是免費的。近幾年,設計單獨進行招投標,而且甲方樂意支付設計費了,這是一大進步。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業主知道像以前那樣做是很難找到理想的設計合作單位的,所以現在會進行有意向的概念性設計招標。他們透過瞭解一些設計師代表性案例、服務品質、以及在業內的口碑等因素來確定合作伙伴。甚至有一些自信睿智的業主會直接委託自己欣賞的設計師及品牌設計公司。他一般會在合同中指定設計師本人必須親歷親爲去做這個項目。所以這是一個慢慢發展,不斷進步的過程。

記者:您覺得目前來看,國內外室內設計行業之間的差距怎麼樣?

林文格:中國室內設計的發展起步比較晚,但發展得非常迅猛。隨着國內外學術界交流日益頻繁,比如國內設計師透過與境外品牌設計公司合作設計項目,包括經常出國考察交流等等,使差距越來越小。有些項目,我們的把控能力已經可以媲美甚至超過國外的設計師。特別是在本土文化的把握上,更是如此。

記者:09年6月份您獲得美國酒店設計的金獎,那當我們從國內走出去面對世界的時候,我們會從深圳的設計師,變成中國的甚至亞洲的設計師,您對此有什麼切身的感受?

林文格:我們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在世界範圍來講絕對是泱泱大國,有史以來,亞洲各國都把我們中國視爲天朝之國,頂禮膜拜。所以他們的文化深受我們影響,所以國內設計師的一些作品,包括我們這次在美國獲獎的作品,嚴格來說不應該說是中國風格,而是東方風格,也就是美國人、西方人眼裏的亞洲風格。

記者:您對中式風格的理解是什麼樣的?

林文格:中式元素怎樣去提煉,去昇華,符合時代的需要,這是需要我們共同探討的課題,比如中國南北文化的差異非常大,中式風格,北方的跟江南的、西部的都截然不同,像到了山西的平遙、太古,那裏的建築風格跟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是完全不同的氣質。到了雲南的納西族古居,四川的吊腳樓又是另一種風采……所以中國的地域這麼大,所謂的中國元素是非常豐富的,怎麼樣把它們在現代設計中體現到位,怎樣把中國元素運用得好,適應時代的步伐,被所有人接受?這需要我們國內設計師好好下功夫去做。

中國風格應該是內在的,從精神層面散發出來的中國氣質。我們說一個空間的營造包括很多方面,不光是眼睛看到的,裝飾性的東西,這只是組成空間的一部分,是表面,不是根本。最內在的東西其實是空間的構成,空間的氣質,就像蘇州園林一樣,小中見大,有景借景,無景造景……這種從大空間開始着手的對空間規劃手法,可以做得很國際化。

貝聿銘,國際設計大師。在美國成就大師地位。他的作品很現代,但你細品他的代表作品,研究平面佈局就會發現,其實他骨子裏很中國,所以要很深層次地去思考這個問題,不是簡單地模仿,幾個青花瓷一擺就是中國元素,那樣太膚淺了。

記者:您會如何總結您的2011?最深的感悟是什麼?

林文格:任重道遠。你會發現自己的壓力在加大,因爲你對自己要求更高了,不滿足於現在的成績,想要做更好的項目,出更好的作品。

記者:對於2012年,您目前有怎樣的展望與計劃?

林文格:讓我們團隊整合的更精銳。加強與品牌公司的合作,出更好的作品。我們的發展計劃,不是做大,而是做強,出精品。

記者:從事設計十多年,您理解中的設計是怎樣的?

林文格:辛苦,但是樂趣無窮。如果你當它是一個謀生的工具,就會覺得非常痛苦。受制於很多條件,還得沒日沒夜的加班;但是如果作爲自己感興趣的一項工作去做,這就好玩了,就好像迷上一種遊戲或者運動一樣。舉個例子,做平面佈局的時候,像小時候玩的積木,有無限種可能性,一旦你找到最合理的一種方式,你會很興奮,這種樂趣不是金錢可以買得來的。還有項目做完以後,看着特別舒心愜意,就跟面對自己的子女一樣。

後記:

自己設計了公司的LOGO,自己拍攝設計作品。一個喜歡打球、旅遊、攝影、看書、看電影,喜歡紐約這個全球文化的大融爐的設計師。當然,對於他來說,最大的愛好還是設計,儘管辛苦,但是樂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