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在設計中“玩味”人生,耿治國

裝修集 人氣:2.01W

和耿治國先生的聊天是從一隻犀牛瓷器開始的,這隻讓他愛不釋手的犀牛體態健碩,造型生動,細緻到骨骼和肌肉都栩栩如生。在他看來,吸引他的不是作品的價格而是工藝品的設計美感和創造力本身。正因爲如此,初識耿先生就被我們貼上了“藝術氣質”的標籤。

耿治國(Gustaf C.K. Geng), 1966年出生於臺灣,1992年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從事空間整體設計規劃,飛形室內設計諮詢有限公司(OFA,Office for Flying Architecture)創始人。秉持“創意、專業、整合”,以餐飲空間爲主要方向,實現高品質空間設計與文化的完美契合,同時採用360度全方位整合視角,跨越空間設計邊界,指向風格化與個性。 代表作品: 上海厲家菜,上海新天地,外灘黃埔公園;北京世貿天階,名瑤會,CBD等。

比起做管理更喜歡做設計

作爲飛行室內設計的創始人,耿治國更喜歡人們稱他爲“設計師耿先生”勝過於“耿老闆”。耿治國28歲開始創業。從臺灣來到大陸後,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原材料,讓他對設計和建築的工作充滿了好奇與新鮮感。對他來說,大陸的魅力就在於這是個很多元融合的地方,不同的地域擁有不同的人文背景,不同的美學視角會帶來不同的消費習慣。

“我每到一個城市,我會帶着我的團隊對一個城市從文化習慣、潮流趨勢、人們消費習慣等等做一個系統的研究。當然做設計不可能做到理性和可觀的。我會跟我的客戶來講一個設計方向,結合上述的內容再加上我個人的一些喜好和關注點,當然在這當中我也在向他們傳達我們所獨有的東西。”

在設計中不斷地追尋

審美是每個設計師獨有的天賦,設計本身就是對美的創造抑或重塑。然而耿治國認爲世界上並不存在絕對的“美”。他笑言自己並非外貌協會,但是對視覺上的東西有着特別的堅持,尤其是在商業空間方面,視覺效果是最能直觀的展示一個設計師的審美能力。

“我承認我也曾經追求過有視覺衝擊力的東西,就是當你走進一家餐廳,會讓你眼前一亮的感受,但是現在我發現,這其中有個度的內容是很難以把握的,如果太過了會給人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當被問到個人設計風格的時候,耿先生笑言並不是件易事,“我現在一直在追尋那種所謂的靈魂的那種東西,這並不是一種託辭,但是要想提煉一個自己的風格或者給自己下定論怎麼可能30、40歲。我現在就一直在嘗試着尋找這個東西。”

一個“貪玩”的設計師

熟悉耿治國設計案例的人應該都知道,在商業空間設計領域,耿先生已然相當有影響了,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很多的知名餐廳都出自他之手。在我們感嘆他在商業空間方面純熟的駕馭力之外,另一方面令我們疑惑的是,在市場的大環境下是否有意迴避家裝行業?

“我愛玩,我更愛玩設計,對我而言,從產品概念、空間佈局到細節處理乃至燈光設計都想涉及到,我想用我的創意和想法去說服我的客戶,而不是被別人所左右。”國內的商業空間很多是隔間牆,靈活易拆,可塑性高。對於愛玩的設計師來說,商業空間賦予了其更大的發揮空間和設計程度。

隨着經歷和閱歷的不斷豐富,耿治國坦言也開始接觸到一些房地產家裝的案子中。“我喜歡不斷改變,現在很多設計都尊崇一些原汁原味的東西,但是我並不贊同。因爲我很難堅持原汁原味照搬照抄的內容,我喜歡嘗試新的東西。想找到和自己理念契合的客戶也不是件容易事,主要靠緣分。”

文化差異背景下的堅持

中國大陸的設計行業是從本世紀80年代開始起步,發展時間也不過短短30多年。耿治國向記者介紹說,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設計風格,主要是文化差異造成的。“歐洲的設計師會認爲美國的設計很土,感覺美國傢俱又笨又大。那是因爲美國人體型普遍偏壯,椅子做小了,根本坐不下去嘛。”第二點是設計發展的一個時間性的問題。不同的時代又不一樣的潮流和他們願意去追求的元素,這也和各自喜好有關係。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基本的一點,設計行業的發展程度也不同。像歐洲的設計行業已然有一個相當成熟的行業背景,設計的各個環節都有專業團隊進行明確的分工。“比如他們有一個想法,需要表達一個新的東西,不需要自己親力親爲,請一些專業的公司來做。無論是做傢俱、做水晶、或者做布藝都會找一些大的知名廠商來合作。這樣一來只需要提供創意和想法,才能專心做設計。”在設計的大環境下,不管市場如何浮躁,設計師耿先生始終堅持自己的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