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思想的延續,年江:設計

裝修集 人氣:1.9W

 

年江:設計,個人思想的延續
 

年江

年江

北京NZ.D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

國家註冊進階室內建築師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設計委員會委員

中國建築裝飾與照明設計師聯盟理事

曾獲“簡一杯”中國別墅·酒店設計精英邀請大賽入圍獎、“雷士”杯設計大賽入圍獎、中國首屆數碼家居設計大賽優秀獎、“照明週刊杯”年度總決賽二等獎等多項設計大獎。

“從來不敢自詡自己有獨特的設計風格,那是像扎哈·哈迪德那樣的設計大師纔可以提出的概念,每位設計師風格的形成是需要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地提煉和實踐中逐步摸索形成的,那是一種高度,相信隨着年齡和經驗的增長會逐漸地找出一套適合表達自己理念的手法去做好設計。”

記者:坐落於北京北三環的TATA木門藝術展覽館早已成爲了當地的一個地標性建築。作爲亞洲最大的主題藝術館,在設計上您運用了什麼與以往不同的表現手法和設計理念?

年江:做這個項目時,甲方要求設計以簡約風格爲主來重點突出產品,不能讓設計搶了產品的風頭,所以整個設計中只是運用了簡單的紅白線條相接。這個項目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運用了簡單的線條配以堆積、搭接的手法來表現出一種空間的構成。然而這種簡單的手法不是傳統意義中的刷白,而是包含了空間的轉折、過渡、高低、層次、黑白對比等諸多因素。後來又在實現的過程中不斷地把複雜的設計削弱,才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木門藝術展館。

透過外立面進入了一樓的展示大廳,在這個設計中,我們以經緯線的結構形式進行設計,以正對着入口處爲圓心,向外放射,將門的展示按經緯線進行放置,經線(直線)上的門是可以推拉移動的,這樣就打破了常規設計和裝飾中固定的展示形式,推拉的門會根據不同的展示要求來配合展示空間,這樣也就形成了透過一次裝飾而演變出不同空間的設計表現手法和理念。一層室內是以入口處的圓心爲向心點,佈置了材質不同、高低不同、直徑不同的圓形裝置,這些裝置既可以是座位也可以作爲擺放物件的基座,視覺衝擊力很強。

記者:我們注意到這個藝術展館的外立面是簡潔的方格造型,這麼重要的建築,在設計時您爲什麼擯棄複雜而取簡潔呢?

年江:這個項目從設計到施工完成大概用了一年時間。

當時最大的困難是怎樣更好地與甲方溝通,取得他們的信任,做出更切合甲方要求的設計,符合他們的產品定位。TATA木門藝術展館被譽爲亞洲最大的木門展館,分爲上下兩層。之所以被稱爲最大的木門藝術展館,不僅僅在於它的展示面積,更多的是展館極具創意的設計形式,如展館的外立面。

當時外立面的設計做了有6套方案。最初想要把外立面全開啟,做成一個玻璃盒子的形狀,這樣人們在環路上開車駛過首先看到的就是它。但是這些設計造型比較複雜,不能切合產品的主題,最終還是選擇了以簡潔爲主的方格造型。現在大家看到的展館外立面,採用鋼架封鋁板,設計成一個個大小相同的方格。在這500多塊的方格中穿插紅色的鋁板,形成了一種紅色的方塊在白色上漸變的效果,視覺衝擊力較強,其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在方格中安置廣告,並且可以按照廣告需求拼裝成任意形狀,這樣既滿足了裝飾效果又滿足了廣告的效果要求。

記者:建築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您如何在運用高科技於建築的同時,又不背離本土的建築文化理念?

年江:除了外立面的一些設計,室內的設計也是在不斷變化中產生的。展館內的二層開始設計的時候,甲方提出要設計一個高5米的門而且要用電動開關,然而這個門要如何擺放,怎麼開啓,能不能被觀衆所接受,都成爲了棘手的問題。

接着就是通道設計,二層的通道是一個如意的形狀,在設計時除了保留了它的外形,其餘的部分已經完全變化了,我們只是用簡潔的手法體現了產品的性能,但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效果,從而也巧妙地將高科技融入現代建築中卻不顯得突兀。這些設計最初只是呈現在圖紙上,在後來把設計付諸行動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進行肯定與否定,才形成了現在的展館。

記者:記得您曾經講過:要快樂工作,快樂生活。那麼在這個項目的設計中,您是否也貫徹了這樣的設計原則?

年江:基本上是吧,這個項目中我最滿意的就是娛樂室。娛樂室是一個長10米,寬6米的空間。開始設計它時我在電腦上用CAD畫出了很多不規律的線條,然後裁去了四邊多餘的線條,接着剪掉中間空餘的部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不規則的折線空間,再把空間邊緣放寬、拉高,但是拉高的長度是不同的,這也就形成了現在大家看到的娛樂室的雛形。

甲方要求在設計娛樂室的同時要兼具會議室的功能,大家在開會的時候可以擺脫過去呆板的狀態,能夠找到舒服的狀態。所以我在原有設計的雛形上把整個空間往頂上翻,然後把頂部做成一個水平高度,中間配上白色的燈飾,再把地面用綠色覆蓋,屋頂則用黑色來裝點,四周是高低不同的白色空間,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燦爛的星空。最後在屋內放入海洋球、高爾夫球具、座椅等一些娛樂用品,最終形成了大家看到的娛樂室。

記者:商業空間的設計要求非常高,既要有一定的藝術性,同時還要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您是怎樣平衡設計和商業之間的關係的,而設計師在此境況下又應如何透過設計來實現和提升商品的商業價值,給甲方帶來最大的利潤?

年江:我認爲如果說設計提升了產品的商業價值,那麼設計也只是在其中起到了一個輔助性的作用。如果把商業價值看作一個固定參數的話,而設計在其中就是那難以捉摸的因素。就比如一個酒店設計,設計在其中的比重就會相應的大一些;而一些相對有特色的商品,設計在其中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歸根結底,商業價值的最大化還是在於商品的本身。設計在提升商業價值的過程中是與產品相互烘托的,當一個產品上市後,它未必有豪華的裝飾,但當它建立起品牌的時候,它一定會更注重設計,再輔以各種營銷手段,才能體現商業價值的最大化。

記者:完成一個項目的過程往往也會是設計師設計理念的一次蛻變過程,TATA木門展覽館這個項目對您說也是如此嗎?您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年江:做這個項目其實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展示空間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設計學科,需要借鑑很多學科的知識和理念來完善它。也許因爲展示設計的邊緣性太強,令人們很容易忽略了它本質的、獨特的內容。展示設計就是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運用藝術手法傳達事物有價值資訊的過程。所以在設計這類項目時,首要條件就是要根據整個市場的發展空間去調整設計,巧妙運用活動式、操作式、互動式等一些表現方式來烘托產品,這樣才能讓觀衆更爲直接地瞭解產品的功能和特點。

記者:目前,很多人都在質疑國內設計師的專業水平,中國的一些城市甚至成爲了外國一些建築大師們標新立異的實驗場。面對如此尷尬的境地,您怎樣看待我國設計師存在的這種設計個性的缺失?

年江:在近幾年的城市建設中,我們的建築師、管理者過於重視經濟發展,忽視了在現代化城市建設中特有的個性文化建設與保護,造成了建築文化缺位,建築師處境尷尬的局面。造成目前設計個性簡單化、雷同化的原因很多,只要我們從文化實際出發,就能設計出符合中國人審美觀的建築作品。

無疑,設計個性是時代的產物,是設計師個人思想在設計表現中的延續,但往往這些設計具有獨特的個性美,它的定位只是在某個時代某個環境中的某個羣體,其適應人羣相對較小。所以設計中的個性,也要以甲方是否認同爲一個重要因素。在設計中,強調作品的個性化就要求在創作表現上要有創新性,它要適合於一個特定的範圍,如企業文化、地理位置、人情風俗、氣候環境等因素,而離開了這些具體因素,作品所表達的語言就不適合其他地方;同時它還必須是新穎的,唯一的,否則不會成爲讓人接受的優秀設計。

談到設計風格,我認爲每位設計師風格的形成是需要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實踐逐步提煉而形成的,相信隨着設計者年齡和經驗的增長會逐漸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表現手法和設計模式。設計師在每個階段都會出現不同的設計手法,而我現在只是在嘗試用許多類似的手法去表現不同的空間,這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