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俱業錢緊或現倒閉潮,華源軒融資失敗

裝修集 人氣:3.1W

“不好意思,公司高層會安排統一回應。”6月25日,深圳華源軒傢俱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金髮給《中國經營報》記者發來短信,表示個人不便迴應關於公司破產的傳聞。在截稿前,記者也未收到該公司的相關回應。

此前一天,華源軒官網上轉發一條報道,顯示公司已委託廣東聖方律師事務所向某網站發出律師函,稱該網站關於華源軒深圳龍崗的工廠申請破產的消息不實。報道同時顯示,律師替華源軒確認IPO失敗,但對於風投撤資的傳聞未予迴應。

近期包括華源軒破產傳聞在內的一系列事件,讓傢俱製造企業長期資金鍊緊繃的危機浮出了水面。IPO放行能解決這一行業難題嗎?

“前景”還是“錢緊”?

此次關於華源軒風投撤資的傳聞,無論是華源軒還是華源軒的投資機構,均未予正面迴應。

事實上,風投的目標明確,無非是企業上市後獲利退出。但對於傢俱企業來說,IPO本身就是一個艱難的選擇。IPO首先意味着財務規範化,而對於傢俱製造這樣 一個勞動密集,且大量中小企業聚集的行業來說,財務規範化也就意味着成本增加和犧牲價格競爭優勢,一些企業往往就是因爲這方面的原因被拖垮。

華源軒IPO失敗,與此不無關係。2013年,IPO“打假風暴”降臨,在還原財務報表真實性、剔除嚴重粉飾業績和業績下滑嚴重的擬上市公司的要求下,對擬上市公司展開了一場財務覈查行動。華源軒由於當時未能及時上交財務自查結果,選擇暫時中止審查。

由於傢俱企業普遍體量偏小,許多家居企業爲了能透過IPO融得更多資金,往往會在上市之前鋪攤子,甚至大搞形象工程。華源軒於2010年前後做了兩件震動業 內的大事:一是在惠州興建了佔地面積達21萬平方米的新生產基地,二是請來名星趙薇當形象大使。這兩件事就被不少業內人士看成是“爲上市,花大價錢搞企業 包裝”。

“這個行業本來就融資難,爲了企業上市不僅增加成本,還要花錢去包裝企業,資金鍊不緊纔怪!”深圳傢俱圈的資深人士表示:“能成功上市當然會讓人覺得有好‘前景’,當前資本市場形勢並不看好傳統傢俱企業,但不少企業依然急於上市,主要還是因爲‘錢緊’,尤其是一再衝刺IPO的企業。”

家居企業扎推準備IPO已經成了當前資本市場的一大熱點。不過,透過這些企業的招股說明書不難發現,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成了家居企業募集資金後最主 要的去向之一。曲美傢俱擬募集資金約10.9億元,其中約3.8億元將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東莞南興傢俱擬募集資金約4.62億元,其中2億 元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行業融資困境

“華源軒應該沒到破產的地步,資金鍊緊張倒是很有可能。”深圳傢俱圈的一名資深人士對記者說:“傢俱企業恐怕沒有幾家資金鍊不緊張的吧?”

傢俱企業普遍規模不大,融資難的問題向來突出。從公佈的數據來看,中國傢俱企業大多生產規模有限,2013年全國傢俱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462.75億元。傢俱行業龍頭企業索菲亞2013年的傢俱製造業的營業收入也僅爲17.72億元,市場佔有份額僅爲0.27%。

除了企業規模小,傢俱行業勞動密集的特點也是其融資難的一大原因。

近年來,板式傢俱在國內市場逐漸式微,實木類傢俱興起。與標準化程度高的板式傢俱相比,實木傢俱對人工勞動的依賴程度高,在機器設備等方面的投入也不如板式傢俱,資產逐漸變得輕型化。對於銀行來說,這也意味着可抵押物減少,進一步加大了傢俱企業的融資難度。

對於中小傢俱企業,此前銀行通常採取的授信方式是聯保聯貸,但由於風險較高,很多傢俱企業不願採用。比較可行的辦法是產業鏈融資,比如說面向核心經銷商融資擴股,華源軒就曾採取過這種方式融資。

不過這種方式帶來的一個極端惡果是,一些企業爲了短期發展,打着拓展銷售網絡的名義,大肆發展經銷商讓他們建新店,以這種方式鋪貨和完成銷售額,卻不顧經銷商的死活。

此外就是引入了外部資本,比如說吸引風險投資。但傢俱製造業作爲傳統行業,風投大多缺乏興趣。“傢俱製造企業要想獲得投資很難,除非有一套清晰的新型商業模 式可以吸引我們。”記者採訪的一家風投企業的人士表示,他們正在考察一些提出O2O轉型的傢俱企業,但目前暫時還沒有這方面的投資意向。

在目前正準備IPO的傢俱企業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家族持股比例非常高。顧家家居的主要持股人顧江生及其父母的持股比例高達98%;趙瑞海兄弟3人則 持有曲美傢俱97%的股權;亞振傢俱4家股東中高偉家族就佔了3家,高偉、戶美雲夫婦及其女兒高銀楠透過亞振投資持有亞振傢俱85.5%的股份。

“這種現象說明兩個問題:一來表明股權過於集中,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的風險高,投資者不敢貿然進入;二來也說明這個行業的融資確實比較困難,即使做到一定規模的企業,都很少能吸引到外來資本的進入,仍然要完全依賴家族的投入滾動發展。”上述風投界的人士評論說。

整合潮還是倒閉潮?

對於家居企業扎堆準備IPO,業內有一個美好的願望就是希望這些企業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對行業展開整合。

廣東省傢俱商會執行會長兼祕書長蔣德輝就表示,行業內不缺產能,缺的是整合,更期待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在插上資本的翅膀後發力整合併購。喜臨門傢俱的董事長陳阿裕也曾對媒體表示,經過十年的黃金成長期,家居行業還未發生過大的整合,最近兩年將是家居行業變革的臨界點,市場份額將向大品牌集中。

那麼,整合潮將會伴隨家居企業的IPO熱潮滾滾而來嗎?記者採訪的不少相關人士並不認同這一看法。

“資本整合的第一難點就是財務透明度的問題。財務不透明的現象在以中小企業爲主的傢俱行業普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敢去貿然併購一家企業。”風投界的人士首先從財務風險上進行了提示。

而在資深行業人士看來,傢俱企業的核心資產不是廠房設備,不是正面臨劇變的銷售渠道,甚至都不是那些尚未真正深入人心的品牌,而是企業 的經營團隊。這種資源,很難透過併購獲得。另外,傢俱製造作爲勞動密集型行業,特別是在非標準化的實木傢俱興起的市場環境下,傢俱製造的規模效益並不明 顯,這也決定了整個行業的併購整合動力不大。

“實木傢俱的興起和渠道的變革趨勢,會讓不少原先的大企業和大品牌感覺越來越不適應,尤其是習慣了板式傢俱那套標準化流程的企業。在消費個性化趨勢越來明顯,而行業集中度又如此分散的情況下,做大還不如做強。”行業人士表示。

當然,隨着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傳導到家居領域,再加上外銷市場的萎縮,整個行業的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尤其是在全行業資金鍊緊崩的形勢下,肯定會有優勝劣汰。“不過,我估計出現的是倒閉潮而不是併購潮。”上述傢俱圈的人士表示。

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