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難產”拖累木門企業

裝修集 人氣:1.05W

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一項木門比較試驗,讓龍甲、春天、益圓等鼎鼎大名的木門品牌登上了質量不合格的“黑榜”。木門協會的說法是,這些木門並非不合格,只是由於適用的標準滯後了,木門行業普遍使用的是2006年由國家發改委頒佈的行業標準;中消協卻認爲,2000年由建設部頒發的行業標準並沒作廢,也可以作爲檢測依據,根據這個標準衡量出一些指標不達標,也不能認爲是合格產品。於是有的企業叫屈:我們一年花費兩萬多元主動送檢,就是爲了保證產品質量,哪裏知道兩個標準檢測出來的結果會不一致。由於國家標準“難產”,多項行業標準並行,並相互“打架”,使木門企業陷入如何選擇標準的尷尬境地。

困惑:“合格”產品被檢出“不合格”

“我們的產品都是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合格的,都有合格的檢驗報告,怎麼會不合格呢?”當中國消費者協會一項關於木門的比較試驗結果被媒體報道,並列舉出龍甲、春天、益圓等品牌在“浸漬剝離”等指標上不達標,被認爲是“不合格”產品時,登上質量“黑榜”的相關企業紛紛表示驚訝與困惑。

時間推移到一個月前。2010年12月1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對外發布21家企業生產的木質門比較試驗結果,大多數企業在涉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甲醛、沙袋撞擊等項目上整體很好,但在表面膠合強度、浸漬剝離和含水率3項指標上品牌間有所差別,尤其是在“浸漬剝離”這一指標上,龍甲、春天、益圓等5個品牌超過標準值兩倍以上。隨着媒體競相報道,這幾個“涉案”品牌遭遇了空前的質量危機。

中國消費者協會這一看起來不過是例行公事般的比較試驗,在木門行業裏掀起了軒然大波,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這些被“比較”出存在指標不合格問題的品牌都比較有名。從檢測程序來看,完全是公正、公平的:產品從北京市場上購買,委託的檢測單位是具有權威性的國家人造板與木竹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採用的標準是目前國家強制性標準《GB 18580-2001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製品中甲醛釋放限量》及行業推薦性標準《JG/T 122-2000建築木門、木窗》,前者檢測樣品的甲醛釋放量,後者檢測樣品的含水率、浸漬剝離、表面膠合強度和沙袋撞擊等指標。

“要進入品牌賣場銷售,沒有國家權威機構出具的合格證書,是根本不可能的。”一位木門生產商負責人告訴記者。記者發現,目前木門企業提供給賣場的檢測證書主要由國家建築材料測試中心出具。同樣是國家級的質檢機構,難道國家人造板與木竹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與國家建築材料測試中心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面對一個檢測合格另一個檢測不合格的結果,不僅是驚訝與困惑,還有委屈:我們沒有少花檢測費,我們怎麼知道哪個檢測中心出具的報告纔有效?

難題:兩個標準讓企業選擇無所適從

業內人士透露,無論是國家人造板與木竹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還是國家建築材料測試中心,都是國家權威的質檢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都具有法律效力,具有權威性。出現檢測結果不一致,關鍵點在於適用的標準不同。

除了甲醛釋放量依據同樣的行業標準以外,木門企業針對其他指標送檢時大多依據2006年由國家發改委頒佈的《WB/T1024-2006木質門》這一標準,檢測的項目包括允許偏差、留縫限值、貼面與漆面表面外觀、含水率等,而中國消費者協會進行比較試驗採用的標準是2000年由國家建設部頒發的《JG/T 122-2000建築木門、木窗》,檢測項目包括含水率、浸漬剝離、表面膠合強度和沙袋撞擊等。

稍加比較就會發現,除了“含水率”以外,兩個行業標準檢測的項目基本上是相同的。一位木門企業老總向記者透露,要達到2006年的行業標準要求,是相當容易的,只要使用的板材乾燥良好,生產時外觀沒有較大偏差,就不會出大問題。相反,2000年的行業標準要進行破壞性試驗,相關指標更難達到,比如“浸漬剝離”這項指標,就要將樣品放到高溫熱水中浸泡幾小時後,再放置在高溫乾燥空氣中,檢視其剝離程度。如果樣品每一邊的剝離長度超過了25mm,就被視爲不達標。這樣的產品在受潮的情況下,容易開膠。這也是一些劣質木門用過幾年之後表面出現“脫皮”現象的原因。

“作爲一個希望做品牌的企業,非常重視產品質量。除了行業協會抽檢以外,我們每年多次主動從生產線上抽取樣品,送到國家建築材料測試中心進行檢測,生怕產品出一點差錯。”一位木門生產企業老總告訴記者,每年單是主動送檢產品的檢測費也得花費兩萬多元。正是由於每次國家建築材料測試中心出具的產品檢測報告都是合格的,才使得這些企業揚眉吐氣,認爲自己的產品不會存在任何質量問題。沒想到中國消費者協會依據《JG/T 122-2000建築木門、木窗》,委託國家人造板與木竹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使得5家企業在“浸漬剝離”這一項上“栽”了。

由於2006年發佈的木門行業標準根本沒有“浸漬剝離”這一項指標,一些企業在這一指標的控制上就沒有重視。“我們以爲最近頒佈的標準,就是最權威的標準,哪知道還有一個老標準也得執行?我們應該選擇其中一個標準,還是要依據兩個標準對產品進行檢測?我們付出的不僅是幾萬元檢測費,而是我們在選擇上無所適從啊!”一位上“黑榜”的木門老總談起這事兒就有些痛心疾首。

呼籲:木門企業期待國家標準儘快出臺

有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木門總產值已突破700億元,工業化生產的企業數量超過5000家,已經發展成爲一個不容忽視的產業。爲確保木門產業健康、穩定發展,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成立了木門專業委員會,中國林產工業協會也在醞釀成立木門分會。行業協會的誕生推動了行業的發展,也讓木門企業找到了“孃家”。正是在木門協會的主導下,連續3年在行業內開展“全國木門產品質量、售後服務雙承諾誠信宣言”活動,評出CTC木門產品質量和健康雙認證的“30強”企業。引人矚目的是,此次因“浸漬剝離”而登上質量“黑榜”的龍甲、益圓等品牌均是獲得“30強”殊榮的品牌企業。

木門協會推薦企業依據的行業標準是《WB/T1024-2006木質門》,委託產品的檢驗機構則是國家建築材料測試中心。對於選擇什麼標準,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指導部副主任張德志認爲,只要是國家權威部門頒佈的沒有宣佈作廢的行業標準,都可以選用。國家人造板與木竹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呂斌則認爲,檢測機構依據的標準由委託單位確定,他們只負責按照指定標準出具公正的檢測結果。儘管有人認爲,既然《WB/T1024-2006木質門》和《JG/T 122-2000建築木門、木窗》兩個標準都存在,木門企業都應該滿足這兩個標準的要求,但業內專家卻表示,這兩個標準都只是行業推薦性標準,真正能夠解決標準“打架”的問題,還得期待國家標準正式出臺。

木門行業的國家標準在哪裏?早在2007年,在木門行業呼籲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開始對制定“木門窗國家標準”進行了立項,將近4年過去了,在千呼萬喚中,這個國家標準仍然“難產”。

2010年9月26日,《木門窗國家標準》送審稿舉行了專家審查會,當時的說法是今年初將正式出臺。木門行業在期待着,《木門窗國家標準》何時才能真正露出廬山真面目仍然是個未知數。這個囊括了木門生產、安裝、消費各個環節的國家標準,將徹底打破目前多個行業標準並行、企業無法選擇的混亂局面,也將給木門企業提升品質帶來新的契機。在國家標準的總攬下,企業再也不能拿標準說事兒,“木門合格與否要看適合什麼標準”的說法纔會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