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部分陶企停產一半,環保壓力加滯銷

裝修集 人氣:9.79K

7月1日,《陶城報》記者來到肇慶市,就環保風暴下的陶瓷企業生存和發展狀況,對該市鼎湖區永安鎮貝水工業園以及高要市白土鎮的宋隆工業園部分陶瓷企業進行調查。在兩天的走訪中記者發現,因爲環保壓力,加上市場行情低迷,肇慶市鼎湖區和高要市很多陶瓷企業都停了一半以上的生產線,甚至有企業全線停產。

7月1日,肇慶市鼎湖區永安工業園國美陶瓷工廠大門口的公告欄上,貼出一張大紅的公告說,因進行產品轉型升級,車間生產設備改造等原因,公司決定放假休息,到8月10日員工分批迴廠,9月10日第一條窯點火生產。

“5月25日放假到現在,說是7月1日回來報到,現在很多人都回來了,但是沒有工可開。”從廣西趕過來上班的國美陶瓷員工覃先生很失望,現在,公司還欠他一個月的工資沒有發放。6月26日,國美陶瓷員工聚在工廠門口討要工資,未果。覃先生聽說,國美陶瓷已換了新老闆。

國美陶瓷只是肇慶市環保整治行動下的一個縮影,4月份肇慶市對轄區內的陶瓷企業發出通知要求:全市63家陶瓷企業的268條生產線,要求在年底前按標準完成升級改造,凡是未完成“煤改氣”、或未達到環保達標治理指標的,勒令限產50%。

而在4月中旬肇慶市環保局一次突擊檢查中,白土鎮上擁有兩條生產線的金成陶瓷,也因環保不達標被下達限產整改通知。限產1條生產線後,300多個員工因此停工,工人要求發放相應的工資和補貼,金成陶瓷花費三百多萬才解決糾紛,將工人全部遣散,現在全線停產改造。

嚴厲的環保整治和“煤改氣”要求,擡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如果使用天然氣的話,一條小窯爐的改造要100多萬。”將軍陶瓷二廠的生產副經理敖湖海說,將軍陶瓷光環保整治投資已經投入了三千多萬,但最關鍵是使用天然氣後,每生產一平方米的磚會增加5塊錢左右的燃料成本,如果按一條窯一天生產5萬平方米計算的話,那麼一條窯一天增加的成本就是20多萬。“品牌廠利潤空間稍微大一些,但這對於貼牌廠來說,直接關係到的就是生存問題。”敖湖海說,將軍陶瓷二廠現已停產1條窯,二廠也停2條。

據瞭解,白土鎮11家陶瓷企業共42條生產線,現在停了一半。除將軍陶瓷外,白土鎮上的陶一郎陶瓷2條生產線停產1條,新時代陶瓷4條生產線只剩下1條維持正常生產,日月陶瓷也停產一半。而永安鎮貝水工業園10家陶瓷企業,每家也同樣面臨停1到2條生產線的境況。

“現在還只是限產而已,可能再過幾個月就不知道了,倒不倒閉就很難說了。”敖湖海認爲,企業停窯一方面受環保壓力,但最主要的還是來自於市場銷售不樂觀的壓力。“跟去年相比,今年銷售壓力很大。去年這個時候,我們正在加大產量生產,還在外面找貼牌廠生產,今年就不行了,就算停了一條窯,還剛好產銷持平。”敖湖海說,現在一條窯每天產量減少了2萬多平方,爲保證自己生產廠的正常生產,將軍陶瓷計劃把貼牌廠的訂單撤回來。

白土鎮一位副鎮長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如果有些企業產品比較低端,承受不了成本壓力,就有可能會出現倒閉或者轉讓的情況。

來源:陶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