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企業各出其謀,2011抗擊通脹

裝修集 人氣:1.41W

衆所周知,通貨膨脹必定帶來原材料、燃料、人力等成本的增長,一定程度上推動商家成本的上升。通貨膨脹確實帶給他們不少壓力,大家如何應對通脹的壓力?今年傢俱市場的價格走勢又會如何?且看廣州部分家居企業的舉措。  心態:怕失市場,欲漲難漲

記者在一些家居賣場瞭解到,通貨膨脹的壓力主要來源於原材料價格的上升,燃料價格也在上漲,導致製造、加工、運輸等成本的增加。另外,去年世界各地的自然災害多發,引發了食品供應緊張,導致整體市場的連鎖反應,給家居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對於是否漲價這一問題,不少家居企業都表示出患得患失的心態。馬會家居一些商家表示,即使是感受到通貨的壓力,也不會在銷售層面上給產品漲價,寧願少賺一點,也要留住顧客。當問到他們何時纔會受不住升價時,商家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起碼目前不會,他們會按照既定的策略來經營自己的店鋪。而吉盛偉邦一些商家則不那麼認爲,他們表示會跟隨市場對價格逐步作出調整,“連股票都不斷上漲了,如果不作調整,我們的生意就相當難做了”。

壓力面前,大家會採取哪些措施應對?記者瞭解到,不同類別、不同品牌的經營者其應對策略會大相徑庭。

 應對辦法一:順勢而爲

某些建材類經銷商經營的是加工程度不高的產品,如進口窗簾和高端牆紙等,他們受原材料價格的影響很大,由於成本提高,只能被動地漲價,漲幅高達20%。不少經銷商表示,他們只聽從廠家的安排,廠家要提價,他們就只能加價。

而值得留意的是,雖然有一些商家目前沒漲價,例如維家思內有商家標示,由於成本上升了,過完元旦假期就很可能根據接下來的行情進行價格調整。而到每年年底或年初按照慣例都會有一個價格上調的階段,不少經銷商表示,雖然現在仍未收到調價的通知,但趨勢明顯,漲價風聲也若隱若現了。

應對辦法二:調整結構

不少商家都表示不會輕易採取漲價措施。圓方園的銷售經理說:“畢竟產品價格是消費者最關心的,漲價不僅會影響銷售量,還直接影響到品牌形象。那些進貨價提升得很快的產品,我們就取消進貨,同時也在增加經營其他價格變動不大的產品。”

“跟風漲價不是維持利潤的最好途徑。”靚家居員村店的負責人說:“完善本店的產品結構,豐富產品品種,給顧客更多的選擇,化被動爲主動,利用價格和服務的優勢提升銷售量,從而維持利潤,那纔是王道。”

 應對辦法三:以量取勝

對於某些成規模的大企業而言,由於是大批量進貨,原材料庫存充足,目前成本上漲的壓力仍未體現在產品價格上,因此,他們今年年內還沒有漲價的打算。至於一些品牌傢俱,其產品利潤空間相對較大,成本提高的影響仍在可控的範圍內,因此目前基本沒有漲價。

有些企業則是限於競爭形勢不得不繼續穩定價格。某知名門業企業的年銷售總量已經達到近3億元規模,雖然今年銷量有所上漲,但知情人士卻告訴記者:“今年的生意並不好做了,因爲成本上漲得太多了,而家居行業的同質化非常嚴重,即使你只是上漲了10元,有的消費者馬上就會跑去光顧別人了,所以大家都只能咬着牙不漲價。沒辦法,只好開新廠、多增加銷售網點,以增量來維持總體的利潤水平了。”

應對辦法四:該漲就漲

有些商家的心態則是該漲價的時候就要漲。維家思廣場和氏壁紙的相關人士表示,原材料成本貴了,他們的產品價格只能相應作出調整。一些則商家表示,大多數消費者在購買前都不會了解產品幾個月前的價格,因此對漲價不太敏感,一些高端產品的消費人羣是高收入階層的,不在乎價錢的小幅度上漲。抱這種心態的,多數是那些銷售高端產品又或者是設計比較特別、可替代性不高的產品企業。

應對辦法五:品牌策略

由於原材料幾乎全部受到相關國家出口限制政策的影響,紅木傢俱行業的漲價壓力可以說是位居家居各個行業之首。而這一類型企業的應對辦法,主要是走品牌策略。

“2010中國紅木傢俱行業年度總評榜”組委會的負責人表示,目前紅木傢俱行業已具備品牌化經營基礎,在整個行業中也已形成了品牌化趨勢,美聯、友聯、連天紅、年年紅、中信、紅古軒等紅木傢俱企業已率先走上了品牌化經營路線,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品牌化經營必將成爲紅木傢俱行業發展新趨勢,“爲什麼國外一些奢侈品品牌的產品可以賣出一個遠高於產品價值的價格,主要還是品牌的魅力,而這正是目前的紅木行業企業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