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有什麼習俗,2018年小年是哪一天

裝修集 人氣:2.7W

2018年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有什麼習俗

竈君是古代人民特別崇拜的神仙,在我國,也有着這樣一個紀念竈君的節日,它就是小年。對於這個節日,它的習俗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見證下。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小年祭竈已經是多年流傳下來的傳統,有些地方在臘月二十三,有些地方則是在臘月二十四。不管在哪一天,小年祭竈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活動。

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它漢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製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2018年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有什麼習俗 第2張

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糉”的習俗,年糉是新年吉祥的象徵,俗話說:“年糉年糉,年年高中(糉)”。年糉跟端午節的涼糉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後,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歡的食品做餡料。

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的蘭洞、西嶺的新河、觀音的水濱山寨等地,都有殺豬過春節的習俗。過了小年夜(農曆十二月二十三),那殺年豬的熱鬧戲就算開臺了。挑選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燉,精心烹飪,再滿滿斟上一杯酒,邀請親朋好友共享年豬宰殺後的第一頓鮮肉——庖湯。

從臘月廿三小年開始,大家就開始緊湊的忙年了。臘月廿三這天,要進行辭竈。傳說中,作爲一家之主的竈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廿三竈王爺便要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一年的功績。

臘月廿三這天,家家戶戶包餃子,辭竈時一般要將煮好的水餃先端到竈臺上祭過竈王爺,然後纔可以開飯。有的人家還喜歡在竈臺上擺放一些點心和糖果等送竈王上天,祈求竈君享用美食之後,“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