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的簡介

裝修集 人氣:8.14K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傳承發展的過程中,演變出一系列文化分支,紅山文化就是其中之一。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遼河支流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淩河爲中心,分佈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

有關紅色文化,它是起源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羣體爲紐帶的部落集團,晚期逐漸向父系氏族過渡。

近年來,考古發現紅山文化紅山文化的一個重要發現是牛河梁的女神廟。廟址由南、北兩組建築組成,其中北組爲主體建築,南北十八米餘,東西寬近七米。牆壁經過彩繪,室內發現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塊,有頭、肩、手以及乳房等部位的殘塊,均屬女性。頭部真人大小,面塗紅彩,雙眼鑲嵌青色玉片。

有關專家表示,紅山文化是北方地區新石器時期文化中較重要的文化,它被發現於1935年,這種有彩陶和細石器共存的新石器時代文化,1954年被命名爲“紅山文化”。

分佈範圍廣闊是紅山文化的重要特點,大致爲:西起赤峯市西拉木倫河流域,南到朝陽、凌源、河北北部(承德、北京、張家口等),東至錦州地區,北到通遼全境,並繼續向北方延伸——在海拉爾、吉林西部和黑龍江省的昂昂溪、五常等地均有發現。

而對於目前發現的考古材料中,充分地顯示出早期旱作農業興起、母系向父系社會過渡、神權向王權社會的初步轉變、大型祭祀活動多樣性、原始古禮的興盛和“惟玉爲葬”等現象。它也是重要的文化之一。

TAGS: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