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牙的文化內涵,尾牙的習俗

裝修集 人氣:2.16W
尾牙的習俗 尾牙的文化內涵

尾牙

目錄
1、尾牙的文化內涵
2、尾牙的習俗
3、尾牙簡介

1尾牙的文化內涵

與頭牙一樣,尾牙也是源於“做牙”的風俗,那這做牙有些什麼的文化內涵呢?

1、“做牙”的習俗是宗教活動,其背面又其實是涵有神道設教的提示,告訴人們所有成就並非只是個人的努力和手段,同時間也有賞善罰惡的神明在身旁默默監視和扶助。因此,人們應定時供奉和時時感激神明的庇佑,從而不驕不縱,以及服從爲善施仁的社會規範

2、過去的人價值觀崇尚儉樸,農業時代的生活素質與物質享受也不比今日奢華。“做牙”是爲平日儉樸的飲食習俗提供適當的變化,定時加添菜餚,調劑生活。古人以宗教需要代替個人需要,並以此作爲理由,去合理化上述的行爲,如此便可以控制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不會把飲食放縱視爲合理。

3、家中尊長領導幼輩拜祭神明,與東主領導僱工卑僕拜祭神明的作用是一樣的,都是透過這一宗教儀式,體現了互相的長幼有序和尊卑有分。同時,透過聚餐去平等共食相同的食物,又能加強一體的感覺,可以作爲大家共同經歷一段努力時間的紀念,並提供實質的慰勞。

4、“做牙”這種宗教活動的祭祀對象,是以慰勞土地福德正神以及本家的地主爲主;它也在喻示着人們,生活美滿的根源,是本身所依賴和生活的那片土地。土地神是“自然與社區環境”的守護與操縱者,地主則是本宅的環境吉凶的守護與操縱者,所以他們是人們長期定時去供奉和祭拜的對象,而人們對神明的感恩與祈求,其實又是由於心理需要一個帶來安全感和希望的對象。

尤其是從農礦經驗中產生“土地生黃金”信仰的農業社會,令這一信仰觀念更強。華人先輩到了南洋,依賴新的土地,又對自己腳下的新土地有着不可預知的旁徨,也混和對未來發生憧憬,這一背景足於讓他們更重視這一信仰習俗。

2尾牙的習俗

“尾牙”即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源自農曆每月初二、十六拜土地公“做牙”(用供品“打牙祭”)的習俗,到農曆年末臘月十六就稱爲“尾牙”。那尾牙有些什麼樣的習俗呢?

1、福建地區把做“尾牙”之後的日子,即農曆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二日作爲趕工結帳時間。所以,也稱二十二日爲“尾期”。“尾期”前可以向各處收湊新舊賬,延後則就要等到新年以後才收帳了。

所以“尾牙”的飯吃完後,就有幾天好忙。過了“尾期”,即使是身爲債主的硬去收賬,也可能會被對方痛罵一場,說不定還會被揍,也不能有分毫怨言。

2、商人和農人在“尾牙”這一天,除了供奉神明,也要招待自家的僱工與僕婢,對於來年是否繼續僱用一個人,也要在本日作最後的決定。所以,這算是慰勞日,又是禮貌相送日。

3、薄餅原本是“尾牙”的必備食物。

4、臺灣及福建地區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還要在門前設長凳,供上五味碗,燒經衣、銀紙,以祭拜地基主(對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號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福建晉江一直保持着尾牙日活動。

3尾牙簡介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閩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爲“做牙”。二月二日爲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福建地區把做“尾牙”之後的日子,即農曆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二日作爲趕工結帳時間。所以,也稱二十二日爲“尾期”。“尾期”前可以向各處收湊新舊賬,延後則就要等到新年以後才收帳了。

所以“尾牙”的飯吃完後,就有幾天好忙。過了“尾期”,即使是身爲債主的硬去收賬,也可能會被對方痛罵一場,說不定還會被揍,也不能有分毫怨言。

商人和農人在“尾牙”這一天,除了供奉神明,也要招待自家的僱工與僕婢,對於來年是否繼續僱用一個人,所以,這算是慰勞日,又是禮貌相送日。

這一天,臺灣及福建地區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還要在門前設長凳,供上五味碗,燒經衣、銀紙,以祭拜地基主(對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號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福建晉江一直保持着尾牙日活動。

在如今,企業的“尾牙”就是指“年會”。企業單位可以利用這一日,舉行公司內部的年終聚會,對上一年的公司狀況進行總結,並對有功勞的職員論功行賞,所以可以說是每個企業單位職工最期盼的聚會。因爲年終時也伴隨着聖誕、元旦還有春節的來臨,所以很多公司乾脆就把年會就着這3個節日的期間舉辦,這樣更增添了年會的歡樂氣氛。很多企業在“尾牙宴”上也舉行一些抽獎活動,企業所有員工都參加,大家和氣融融,有着大家庭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