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提前洗白,尹端:不做設計

裝修集 人氣:2.42W

尹端:不做設計 我會提前洗白

50歲的尹端對待設計還能始終如初生嬰兒般單純。換做他人,要麼早已沉淪於設計的物慾之海,要麼早已“神形渙散”,尹端卻能在知天命的年紀越加擲地有聲地說:如果不做設計,我會提前洗白。

他對設計的熱情與赤誠之心,已經不能用愛來概括,而是一種關乎他人生和生命的情根。

第一次見到尹端老師,是在《旁觀者》室內評論的一次沙龍上,他來得有些遲,雙手合十連聲道對不起,一落坐便向各位點頭致意。與現場我相熟的設計師比起來,無論衣着、言談舉止,他表現得都不像設計師,更像一位師者——湊巧的是他也在美院、工商大學任教。

熟悉重慶工裝項目的人,大概都知道港鑫,尹端正是在裏面任職設計公司的總經理,主持公司所有項目的設計工作。也許是集老師、總經理、設計師於一體的三重身份,讓他早已在角色轉換中減去了設計師特有的標籤。

尹端幾乎是重慶資歷最老的一批設計師,他也算得上是重慶室內建築蓬勃發展的見證人,參與過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重慶三峽博物館、重慶市圖書館、重慶大劇院等重點項目的室內裝飾工程設計。從1983年建院畢業至今,設計路上28年的深耕,讓他早已得道並且返璞歸真:不用任何LOGO,就足以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所以如今的尹端,纔會有更從容純粹的心態面對他所深愛的設計,這是一種類似於“人生不在初相逢,洗盡鉛華也從容”的豁達情懷。也正是如此,快50歲的他,可以拒絕掉百萬的年薪,放棄一些旁人看來很不錯的職位邀請,放下功名利祿,就做設計,閒來讀一讀南懷謹。

就在去年,尹端開始攻讀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開始研習哲學。

建院1986級的碩士才子

我們常告誡自己,活到老學到老。但世人又有幾個能真正做到?尹端對於專業、非專業領域的不斷探索學習,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老話。

他1983年建院建築學畢業,1984年到清華大學進修建築聲學——研究室內音質和建築環境的噪聲控制。1986年,他又回到建院攻讀碩士研究生。設計師讀研,這在今天也絕對令人稱奇,何況是在86年?尹端的回答很簡單,他愛專研這行。

其實我想問,是不是因爲和家庭有關?要知道,他父母都是建院的老師。話還沒說完,尹端就笑起來直說:我是建院子弟,但不要把家庭出身和我的經歷聯繫起來,這沒必然聯繫。因爲家庭,所以才怎麼怎麼樣這種因果論點不一定正確。

看得出,尹端有些在意別人把他對設計的愛曲解爲家庭緣故。

其實我是一個建築師

尹端畢業後,一直做大型項目的室內裝飾工程設計。但學建築的他並不認爲自己是在做室內裝飾,“其實我是一個建築師,我是在做室內建築。”他說。

所以他常喜歡做的事,就是在做室內設計時把裏面的結構優化。他認爲室內裝飾是穿衣的工作,只有建築結構本身的美,纔會真正賦予一個建築的性格,我們只是把建築自身的美髮揮到極致。這樣的理念讓尹端在做設計時,比別人更爲嚴謹,甚至你會認爲:那樣理性認真地看待設計是否顯得有些古板?很多設計師做設計不都是跟着感覺走嗎?

“大師的東西都是嚴謹的!”尹端很認真地糾正我關於設計需要感性的片面觀點,“我們習慣看到設計感性的一面,往往忽視設計理性的一面。”他義正言辭地說設計需要有規範,比如製圖的規範。“從製圖上,我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藝術院校的學生畫的,哪些是重大建院學生畫的。”尹端認爲,設計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目前的設計都過於隨性和隨意。

好設計不是爲了像什麼

基於對設計嚴謹性的把握,尹端對待設計的態度也理性到一絲不苟。對於室內設計普遍存在的造型、風格糾結問題,尹端說,功能決定了你要怎麼去設計,你的目標是什麼,設計更需要理性的分析,你不能主觀臆造概念而爲業主去設計個什麼東西。建築藝術的審美是抽象的審美,而不是具象的審美。“一個好的設計不是爲了像什麼。”

那什麼樣的設計纔是好設計?

尹端依然拋出了他的建築學觀點:空間美、結構美、技術美、功能美。“空間是最無價的,塑造空間是一個好設計的基本。”

尹端的這番觀點,也許可以歸結到建築院校體系與藝術院校體系的區別上去。

教育讓自己感到無知

除了任職港鑫設計公司的總經理,尹端目前也在做教學工作。前不久剛成立的“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正是由尹端負責做教學研究。數十年累積的設計經驗,讓尹端在實踐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設計理論。而這些書本上從來不會有的理論有機會被他傳授給他帶的團隊、學生。對於大學教學中的設計課程,尹端保留自己的評價,但我想他的觀點並不難猜:在中國教育制度的大背景下,尤其強調動手能力的設計專業課程,可想而知與現實有多少差距。

也許是基於對此的思考,尹端才花費更多時間來總結自己的經驗,並整理出一套完整的體系。他的這套體系有多完整?他舉例說,僅僅一個普通家裝的評判標準,就總結出了700個問題。

除了向別人傳道授業解惑,擔當老師之外,尹端更多時候卻還做着學生,他樂於在設計之外吸取更多養分。與很多設計師不同,大學畢業後的尹端還在“上學”,去清華大學進修,回建院讀研,在快50歲時攻讀哲學博士……做了快30年的設計,也正是這樣的不斷學習,讓他對設計一直保持着高昂的熱情。

“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教育讓我感到自己很無知,覺得有更多的東西需要學。”這裏的教育是廣義上的學習,是學海無涯裏的那個學。

你很難想象,50歲的尹端對待設計還能始終如初生嬰兒般單純。換做他人,要麼早已沉淪於設計的物慾之海,要麼早已“神形渙散”,尹端卻能在知天命的年紀越加擲地有聲說:如果不做設計,我會提前洗白。

他對設計的熱情與赤誠之心,已經不能用愛來概括,而是一種關乎到他人生和生命的情根。

靈感來自於半睡半醒間

尹端對於設計的嚴謹,以及他把自己定位於建築師這樣一個身份上,讓我產生錯覺:眼前的他應該是和國際上那些建築師一樣,精於職業化的言談舉止,甚至一樣嚴謹的生活習慣?他應該沒有中國設計師普遍存在的“藝術優越感”、“藝術化性格作風或癖好”吧?

所以我好奇地問,你的靈感來自哪裏?他的回答出乎意料:

“我家裏有多種不同的花生米,常常是在半夜一邊嚼着花生米,一邊構思設計,加上瞌睡,那種狀態就是似醒非醒,靈感常常就在這半睡半醒間蹦出來。 “我習慣在頭放一支筆,一個筆記本,半夜靈光來的時候就記下來。我家娘子會習慣性地幫我準備這些東西。”

尹端這番聲情並茂的回答,讓我詫異到,原來採訪纔剛剛開始,可惜時間已到深夜十二點。

旁=《旁觀者》室內評論

尹=港鑫設計總經理、重慶藝術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重慶設計精英聯盟常務理事 尹端旁:參與過衆多大型項目的室內裝飾設計,比如重慶歌劇院等,你如何看待這些建築物本身?

尹:不評價別人。

旁:你幾乎都做工裝項目,如果讓你做家裝設計,這兩者會讓你有不同感覺嗎?

尹:沒有,都是對空間的塑造。我也做過私宅,但基本上都是些不太方便說的業主(編輯提醒:大家可八卦下什麼樣的業主不能說)

旁:你目前一個身份是老師,透過剛纔聽你對設計的認知和理解,我覺得你一定是一個嚴謹治學的老師,比較嚴格。

尹:哈哈,可能學生會用不一樣的眼光來看我,畢竟他們都知道我的工作經歷。他們會把我當導師,在專業上,在人生觀的引導上。

旁:那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學生時代的學生與今天的學生有什麼不同?

尹:(現在的學生)勤奮不夠。

旁:你現在也是重慶藝術工程學院的副院長,你對現在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教學有何看法?

尹:中國教育體制下這個專業的教學,與德國包豪斯學院有很大差距。我認爲設計教學有三點要注意,第一是設計規範的認識和掌握;第二是對審美觀的培養;第三是對設計方法的強調。現在我們藝術工程學院採用的就是包豪斯的工作教學模式,更多是實際操作,我們是師徒關係,手把手地教。

旁:做了幾十年的設計,你如何才能永遠保持激情和提高?

尹:對設計的認知不斷提升,去學習。教育讓我感到自己很無知,覺得有太多東西要去學。

旁:對年輕設計師有什麼建議?

尹:要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勤能補拙。

設計哲學:

知白守黑,和而不同

人生態度:

習慣性對人好 則問題適度反擊 於合作

尹端語錄:

關於設計:設計一定要講方法;做什麼設計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什麼方法做設計。

關於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讓人知道自己無知,從而讓學習成爲終生的需要。

對下一代,就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做自己擅長做的。

關於團隊:

我要讓跟着我的年輕人買得起車,買得起房,但是每天工作8小時,按部就班肯定買不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