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符號纔是真正的中式設計,史南橋

裝修集 人氣:2.74W
目前在座的某些自認爲是中式設計的時候,我們完全希望沒有傳統符號的。但我們希望表現在什麼地方?我們希望從一種生活上去表現。所謂的生活是什麼?就是琴棋書畫,畫個花鳥魚蟲,或者茶道。你發現這些元素在某些人現代生活中還是繼續存在的。就像我媽媽還會繼續寫毛筆字,我媽媽書桌上還掛着筆架,真的每天會去用。當然現在發展成一些所謂的新東方主義,在新東方主義的時候,我認爲也都是各種文化的融合,甚至東西方文化的融合,都是存在的。我們自己提倡的是一種自然,就是不做作,符合你自己的喜歡,符合你自己的需求,符合自己現代的生活。回過頭來,我又會覺得我自己去看世博會中國館的時候,整體爲了追求更長遠的持續發展,這些是對的,但是從一個設計師的角度去看中國館的時候,我覺得太符號化。其他所有的設計先進國家不一定要把自己的傳統建築符號一定要進行強調,表現我是英國,表現我是美國,實際上你設計真的走到超前的時候,你認爲設計帶領一切,而不是由符號帶領一切。不是一些傳統制約你必須得做什麼,而是從設計的角度去看。這是我自己個人的一些看法。

記者:很多次我居住的小區裏有很多大媽問我:你經常跟建材商打交道,他們出的口號就是低碳環保,所以我的東西要比那些不低碳環保的東西要貴。所以很多消費者理解,因爲低碳產品很好、很貴,所以帶動了經濟。各位設計師也好,你們現在聊到的低碳經濟,可不可以給我們普通的消費者正確合理的定義?

史南橋:這個問題我拋磚引玉,很難定義。實際上低碳有各種說法,我自己感覺低碳、生態、環保、可持續,低碳有可能是對將來起作用的。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中國,現在消耗能源,有可能現在美國做得很好,但是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汽車廢氣排放量很高,他們也強調要把這個削減,要低排放。它這樣做以後,整個對環境的保護,對自然空氣的淨化,對能源的集約,主要是這個概念。所以你剛纔說的低碳帶動經濟,這是一個誤解。

現在整個全球在做低碳,就是作爲一個人責任心的表現。看到有些區域用電太厲害,關閘門,限電。限電是什麼概念?限電是自由經濟社會,有些地方現在覺得有問題,產不出來了,我們簽約,我們碳排放量一定要達到某一個標準,而且要每年遞減,這是世界的責任感。我覺得低碳是保護我們的地球。低碳現在變成一個時髦的詞,感覺我就是比人家高一等,實際我覺得這個是錯誤的。我們現在做室內設計的時候也是這樣。

我們現在在國際上有LED標準,在國內有綠色標準,但是我們並不要求每一個建築都要全部走標準,因爲投入量很大。所以我們現在做設計和業主協商,採用某些技術,污水處理,地緣熱泵的處理,包括太陽能的利用等等,包括我做了很多案子是對陽光的利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外面的遮陽板稍微處理一下,現在達到新的效果就很厲害,裏面的空調耗能就降了很多。稍微我們對一些水的循環利用再處理一下,每年用水量就降低很多。所以現在有可能說的小一點就是最簡單的能源集約,說得大一點就是對環境的保護。

記者:我想問一下,剛纔您談到熱導效應相對比中國好很多。剛纔料到所謂屋頂花園的問題,就是在建築上做綠化,在中國推行的話,大家都推說中國的屋頂綠化成本太高,在新加坡有沒有比較先進的經驗?

史南橋:前面講的都是從規劃,從建築師角度去談環保,實際上我想從一個室內設計師的角度來看所謂的環保、低碳。其實作爲一個設計師,我們在臺灣開始就講究一個空間的效率,所謂空間的效率,就是你能夠用10平米解決問題,就不需要做到15平米,你能夠用100平米解決掉你的需求,就不需要做到120平米。實際上大家都知道,真正產生碳的最大的來源就是在建築的工地,我剛剛講空間的效率,假如你能夠在有限面積之內完成到你需求的時候,你不需要蓋那麼高,反過來說你可以不需要蓋那麼多房子,相對就可以更大量的減少碳的排放。所以這是我們的第一個原則。

我們第二個原則,相對來講我們認爲其實是簡化了造型,所有在我們室內的需求來講的話,你的造型越複雜,相對材料需要浪費的更多。反過來講,人在簡化的造型中一樣能達到你的效果,這是我們認爲好的設計。因爲我做的都跟房地產公司有關,房地產公司爲了賣出更高的房價,爲了想要營造豪宅的氣氛,相對用更多造型、更多材料的堆砌。

現在所謂的低碳、綠化、環保的建材,我們更早在臺灣強調的就是一個人造材料。你需要開採更多的天然石材,需要用更多的實木材料去做,反過來講其實人造材料一樣能達到石材的效果,仿的一些石材做得非常真實,包括木頭地板,你可以少幹很多事。

第三個很簡單的原則,我們自己作爲室內設計師,相對有效率空間的利用,簡化的造型,使用人造材料。這是臺灣奉行的一個原則。來到中國以後,其實這裏做了非常大的變化,因爲整個市場都是這樣。希望媒體把這種理論推出去,尤其我們面對的都是房地產公司,現在所有的地方需要更多材料的堆砌,更多造型的一些變化,肯定跟我們現在大家想要去堅持的是背道而馳的。這是我對這個部分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