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下的房價趨勢分析,2017北京房價走勢

裝修集 人氣:1.24W

22天13條限購政策的出臺,北京的房價似乎出現了會冷的局面。但是事實是否果真如此呢?未來北京房價走勢會怎麼樣的呢?

北京樓市有了冷卻的寒意,中介店鋪訪客量大減,購房者也不再火燒眉毛似地“搶房”。不過,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和以往所有的調控一樣,此輪調控儘管“多箭齊發”,特別是祭出“限售”、不予登記等不惜冷凍需求的利器,但仍未擺脫需求側搏殺的範疇。

這次或許不一樣,被住建部評為“調控典範”,並在全國掀起學習“北京經驗”後,北京樓市調控的第11道令箭發向了供給端。4月7日,北京市通過《北京新聞》釋放了未來5年的供地計劃。或許,業內對北京供地計劃見怪不怪,因為自2012年以來的5年,北京鮮有完成供地計劃的,2016年北京供地計劃完成率甚至只有21%。券商計算,近8年商品住房累計供給缺口2390萬平方米。

2017北京房價走勢 調控下的房價趨勢分析

對此,上層很清楚。4月6日,住建部和國土部放大招,2017年6月前,各城市要編制宅地供應中期(2017-2021年)規劃和三年(2017-2019年)滾動計劃,並向社會公佈。同時,以量化的庫存消化週期,確立“五類”(顯著增加、增加、持平、適當減少和減少直至暫停)調控目標,督導供地計劃編制和實施。庫存小於12個月的,要增加供地,低於6個月的加快供地節奏。

為防止企業“以租代售”違規行為,保障租賃雙方權益,通知提出三項措施。

首先,明確租賃合同訂立期限不得超過10年;其次,將自持出租房屋納入北京房屋租賃資訊服務與監管平臺管理,要求租賃合同網上籤約,並進行登記備案,便於各區進行日常管理。

另外,嚴厲處理違規銷售行為,對擅自將自持商品住房“以租代售”或通過其他方式變相銷售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取消其後續參與土地招拍掛資格,並按相關規定予以降級或者登出資質。

為保障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通知規定自持部分租賃實行市場化運營機制,出租物件不限定特定企業和個人,租金價格由租賃雙方根據市場水平共同商定。此外,為確保自持房屋滿足租住需求、便於規範管理,通知規定企業應對此類房屋進行全裝修。

2017北京房價走勢 調控下的房價趨勢分析 第2張

為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創新經營模式,通知還規定企業可自行成立租賃管理部門開展自持商品住房租賃經營;也可與專業住房租賃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合作經營。

北京房地產業協會祕書長陳志認為,《通知》規定自持年限與土地出讓年限一致,就是70年,表明這類房產性質是隻能出租、不得買賣,即便企業重組、股權變動原因整體轉讓後,仍應繼續用於出租。《通知》把預防和懲治“以租代售”的行為作為重點。

據悉,北京住宅供地計劃較之前版本上調至1200公頃,與2016年計劃持平,但比原計劃上調近2倍,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應較原計劃增加200公頃,商品住宅用地較原計劃增值1.5倍,由260公頃增加至650公頃。

2017北京房價走勢 調控下的房價趨勢分析 第3張

實際上,北京供地計劃不僅強調增加供地,更強調合理調整用地結構,有效增加住宅用地供應。一季度,北京商品住宅用地佔已供應經營性用地面積的70%,與2016年同期相比,是2016年同期商品住宅用地供應量的6.2倍,是2016年全年商品住宅用地實際供應量的1.5倍。

記者梳理髮現,2017年1月到4月,北京上市招標掛牌的地塊合計36宗,截至4月13日,已有16宗成交。其中,4月份共推出17宗地塊,經營用地(含住宅用地)14宗,已成交2宗。對比2016年整個4月僅推出的3宗地塊,外界不難發現2017年土地供應不管是從數量還是推出節奏來說都有了明顯的增加和提升。

專家表示,當前推出的土地供應政策對穩定市場預期有很大的作用,意味著住宅用地未來的潛在供應量充足,購房者不必擔心房源不足的問題,隨著後續房企投資開發節奏加快,潛在住房供應量將會上升,有利於穩定房價,平衡供求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