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傳說

裝修集 人氣:1.21W

元宵節的傳說

大地春,神州美,花燈鬧元宵,千樹花,萬戶春,快樂在今宵。每當元宵來臨,中華大地處處都是鞭炮聲聲、禮花陣陣,顯出一片和諧歡喜的景象……彷彿要把整個地球都要染上那五彩濱紛的禮花顏色,整個世界得意的、豪放的盡情釋放這個節日的濃重氣氛。

作爲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元宵節流傳着一系列的傳說,爲這個美麗的日子增加了不少奇妙是色彩,接下來讓我們追尋古人的步伐,在元宵的傳說感受中國人們對元宵的美好祝願之前。

相傳在遠古時期,有隻神鳥因爲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村中有位老人建議: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爲人們都被燒死了。人們就按照這個方法去在做,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爲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

人間也就因此避開一場災難,爲了紀念這個事件,以後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這是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

關於元宵節,民間流傳這是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衆在火把節此日,歌舞以樂神,他們有的用蘆柴,有的用樹枝等,做成火把,三五成羣高舉着火把在田頭、曬場翩翩起舞,十分壯觀。體現了對火的崇敬。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燃燈是時間的漢代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

也有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爲漢惠帝。然而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

當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呂祿想要奪取劉氏江山,爲了保住劉氏江山,劉囊決定起兵討伐諸呂,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爲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TAGS: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