僳僳族的春節習俗

裝修集 人氣:2.82W

僳僳族的春節習俗

僳僳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而他們的春節習俗跟其他的民族風俗習慣會有什麼樣的不同呢?今天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傈僳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雲南麗江、保山、迪慶、德宏、大理、楚雄等州、縣和四川的西昌、鹽源、木裏、德昌等縣。傈僳族爲氐羌族後裔,即藏緬語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語言,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爲基礎的新文字。

傈僳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創世紀》、《我們的祖先》等神話、傳說,是研究傈僳族遠古歷史的寶貴資料,也是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珍品,其詩歌比較講究韻律節奏和整齊對仗。在一些雙關語的詩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隱喻,這是傈僳族詩歌最突出的特點。

闊時節”,亦作“盍什節”。“闊時”是傈僳語音譯,“歲首”、“新年”之意。是傈僳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因過去多以對物候的觀察來決定日期,故各地沒有統一、確定的節期。一般多在公曆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舉行。傈僳族稱年節爲“盍什”,他們大都做秈米粑、糯米粑和釀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許在桃、李等果樹上,祝願來年碩果累累。雲南怒江地區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給耕牛餵食鹽,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勞動。青年男女喜歡舉行春節打靶比賽。姑娘們把繡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搖動,請小夥子們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美酒作爲獎品送到誰的嘴邊。

1993年12月,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決定,每年12月20至22日爲闊時節,以便讓各地傈僳族同胞能同迎新年,共慶佳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釀製水酒、殺雞宰豬、舂粑粑,準備各種豐盛的食品。還要採折與全家男人人數相同的松樹枝插在門口,寓寄祛疾除病,幸福吉祥。同漢族的習俗一樣,除夕之夜要吃團圓飯。即使有人身在他鄉,家人也要爲他留出席位、擺設碗筷。有的地方,從除夕開始,禁止到別人家裏去,即使是分了家的父子兄弟也不能往來。直到初三後才解除限制,多數地方從初一開始,人們便聚集在曬場或開闊地,開展對歌、跳舞、盪鞦韆、射弩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

怒江地區的傈僳族同胞有的還要前往瀘水縣登埂澡塘參加“澡塘賽歌會”活動。有趣的是,過闊時節時,傈僳族同胞誰家舂出的第一塊粑粑都會先拿給狗吃。據說,這是爲了感謝狗“給人間帶來糧種”。傈僳族民間流傳着不少狗與糧種的傳說,如其中一則說,古代人類浪費糧食驚人,天神知道後大怒,下令將所有糧食收回天庭。人類面臨滅頂之災。在此危難時刻,一隻狗奮不顧身,順杆爬上天宮偷來糧種,拯救了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