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脖頸槽蛇的價格 紅脖頸槽蛇的飼養方法 紅脖頸槽蛇的產地

裝修集 人氣:3.03W
紅脖頸槽蛇的價格 紅脖頸槽蛇的飼養方法 紅脖頸槽蛇的產地

紅脖頸槽蛇

目錄
1、紅脖頸槽蛇的簡介
2、紅脖頸槽蛇的價格
3、紅脖頸槽蛇的飼養方法
4、紅脖頸槽蛇的產地

1紅脖頸槽蛇的簡介

紅脖頸槽蛇爲遊蛇科頸槽蛇屬的爬行動物,俗名野雞項、紅脖遊蛇、扁脖子,後毒牙類毒蛇。紅脖頸槽蛇(學名:Rhabdophis subminiatus)中文正名:紅脖頸槽蛇,爲遊蛇科頸槽蛇屬的爬行動物,俗名野雞項、紅脖遊蛇、扁脖子。分佈於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越南、印度、錫金、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大陸的福建、廣東、香港、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多生活於農耕區的水溝附近。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爲2250米。與眼鏡蛇等劇毒蛇一樣,紅脖頸槽蛇屬進步蛇類.生態習性: 生活於農耕區的水溝附近,白天活動,以蛙爲食;受驚擾時,體 前段膨扁,局部面板擴張,背鱗間露出腥紅色,有警戒威嚇作 用.研究發現,該蛇上頜齒最後2枚驟然增大,具堅固而無溝 的牙齒,與其前方齒列問有一問隙,屬後毒牙類毒蛇.然而, 學術界過去一直把該蛇視爲無毒蛇,1974年出版的《中國的毒 蛇及蛇傷防治》一書,明確定爲無毒蛇…,1998年12月出版的 《中國毒蛇學》(第2版)亦未把紅脖頸槽蛇列入毒蛇分類.然而此蛇在國內已經造成多起嚴重傷害甚至致死的案例,頸槽蛇屬毒牙位於口腔後部,爲後毒牙,而不是更先進的管牙,需要咬得很深並咀嚼才能注毒,一般被咬一口不會出現嚴重反應,加上性格大多溫順,所以未能引起足夠重視,頸槽蛇屬咬傷無對應血清,目前只能透析治療。

2紅脖頸槽蛇的價格

紅脖頸槽蛇的價格 紅脖頸槽蛇的飼養方法 紅脖頸槽蛇的產地 第2張

可以養 國內野外常見,數量不少,價格便宜,30-50元 吃魚和蛙類,不難養 漁遊蛇身體的顏色有多種多樣,體色變化不一,比較常見的顏色有背面灰褐色、橄欖綠色、黃褐色或橘黃色等等。它的體型不大,全長約0。8米左右。漁遊蛇的頭是長橢圓形的,頭頸區分明顯。網紋兩側有醒目的黑斑;瞳孔圓形;鼻尖鱗前端比較窄,鼻孔背側位。頭背灰綠色,眼下至脣邊有一條短黑紋,眼後至口角有長黑紋,頸部有1個“V”字形黑斑;腹面白色或黃白色或淡綠黃色,腹鱗基部黑色,使整個腹面呈現等距離的黑橫紋。注:“紅斑漁遊蛇”實爲黃斑漁遊蛇紅色表型的個體。棲息于山區丘陵、平原及田野的河湖水塘邊。半水性,夜行性,能在水中潛游。性兇猛,常攻擊捕蛇者。主要獵捕小魚,兼食蛙、蟾蜍等。當受到驚嚇時,它會擡起身體前部,採取攻擊的姿勢。每年5-7月產卵,每產3-14枚卵,自然孵化,孵化期爲一個多月。分類地位:動物界 Faun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爬行綱REPTILIA =>有鱗目 SQUAMATA =>蛇亞目 SERPENTES =>新蛇下目 Caenophidia =>遊蛇科 Colubridae =>頸槽蛇屬 Rhabdophis => 紅脖頸槽蛇 Rhabdophis subminiatus

3紅脖頸槽蛇的飼養方法

紅脖頸槽蛇的價格 紅脖頸槽蛇的飼養方法 紅脖頸槽蛇的產地 第3張

漁遊蛇屬於半水性的冷血動物,剛購買回來的漁遊蛇會有不適環境的可能性。跟身邊人都不熟悉,這時應給它一段適應環境的時間。棲息于山區丘陵、平原及田野的河湖水塘邊。夜行性,能在水中潛游,偏水棲的,但是依舊需要陸地,飼養時需要準備一個大的水盆和躲藏穴是必須的,這傢伙脾氣不好,小心被咬,養久了熟悉脾氣會好轉。躲藏穴可以去淘寶上買一個,也可以照着淘寶上的自己DIY一個,水盆是給它泡澡用的。漁遊蛇生性兇猛,在野外常攻擊捕蛇者,野生的漁遊蛇防禦功能強這是很正常的,如果是家養的適應環境後脾氣也會變溫順的。飼養漁遊蛇時不建議與其他種類的蛇混養。當受到驚嚇時,它會擡起身體前部,採取攻擊的姿勢。每年5-7月產卵,每產3-14枚卵,自然孵化,孵化期爲一個多月。漁遊蛇主要獵捕小魚,兼食蛙、蟾蜍等,家養也可以餵食魚和蛙類,泥鰍也吃,順帶餵它的魚也養在裏面,漁遊蛇只吃活的東西。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4紅脖頸槽蛇的產地

漁遊蛇別名漁蛇,草花蛇,這種蛇在國內非常易見,主要棲息在山區丘陵、田野河湖等一些無人的地方。當漁遊蛇受到驚嚇時,它會擡起身體前部,採取攻擊的姿勢。分佈於北京、雲南、貴州、福建、廣西、廣東等地;雲南分佈於滇西、滇中和滇南地區。是一種小型毒蛇.分佈於亞洲南部、東南部、從阿富汗、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向東到中南半島、南經馬來半島到印度尼西亞、臺灣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香港、海南、廣西、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等地,生活習性爲半水棲。紅脖頸槽蛇北方亞種(學名:Rhabdophis subminiatus helleri),Schmidt於1925年命名。分佈於緬甸、印度、泰國、老撾以及中國大陸的福建、廣東、香港、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騰衝。紅脖頸槽蛇指名亞種(學名:Rhabdophis subminiatus subminiatus),Schlegel於1837年命名。分佈於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騰衝。紅脖頸槽蛇中型蛇類,全長590-917mm;上脣鱗8(2-3-3),少數9或7;頰鱗1;眶前鱗1(2);眶後鱗3(4);背鱗19-19-17行,腹鱗161-184;尾下鱗55-97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