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邊框圖片

裝修集 人氣:1.62W

元宵節邊框圖片

什麼是元宵節呢?元宵節都會舉行什麼樣的活動呢?對於南北方的人們來說,這個問題有着不同的答案。那麼,是什麼造成這種文化差異呢?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爲重大節日。

宋仁宗辦燈會,賽燈、斗燈,設專司查燈的燈正即燈官,燈官巡視,挨戶查燈,前有衙役打狼牙旗,舉“迴避”、“肅靜”四方燈,鳴鑼開道,怪聲怪氣朗誦:“正月裏來正月正,正月十五掛彩燈,哪家不把彩燈掛,本官罰他不留情。”

傳說在天合興雜貨鋪,燈官發現燈有些昏暗,急令停車,信口吟一首打油詩:“天合興的走馬燈,烏漆墨黑看不清。本官罰你十包蠟,少拿一根也不行。”嚇得天合興掌櫃,急忙叫夥計抱出一抱蠟燭,燈官臉上慍色少減。

十四擺燈,十五展燈,十六撤燈,燈官燈官,滿打滿算,就是三天,燈官也就卸任了。長街賽燈、斗燈,鄉間捏面燈,將黃豆麪捏成油燈狀,放入鍋裏蒸熟,依每個月燈碗的乾溼,來預測各個月份的寒暖、旱澇。面燈蒸熟後,祖墓點燃,謂之送燈。家中內外、倉房、馬棚、牛欄、雞架及寺廟、井臺、路口、無不有燈。

也有綁縛蘆葦一束,長丈許,于田裏點燃,謂之照田財。也有以正月初一迎神所燃殘燭,遍照居室內外犄角旮旯,俗稱照賊,謂一年之中不遭賊盜。邊照邊叨咕:“照野貓,照野狗,照得小偷不得手。”

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猜燈謎,亦稱射虎,打燈虎。相傳“雙喜臨門”的故事,就因一句詩謎從斜刺裏殺出:那年王安石赴京趕考,馬員外懸彩燈爲女招親,彩燈上書一聯求對:“玉帝行兵,風槍雨箭,雷旗傘鼓,天作證。” 王安石因急赴考,無暇顧及,誰知到了京城,考題竟是下聯:“龍王設宴,月燭星燈,山食海酒,地爲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