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一起過的元宵節,吃元宵觀花燈

裝修集 人氣:1.61W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可稱爲上元節、元夕、燈節。記憶中,於元宵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猜燈謎等,讓人覺着年味十足。而今,不少人覺着年味淡了,是不是因爲大家都忘記了元宵節的習俗了呢?又一年的元宵節即將到來,讓我們再來溫故一下元宵節的相關知識,準備過個熱熱鬧鬧的元宵節吧。

Part1:元宵節的來源與發展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產生於宮廷,然後傳到民間,再由中原發展到全國。

元宵節名字由來

吃元宵觀花燈 那些年一起過的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元宵節也稱“上元節”,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爲上元節,七月十五爲中元節,十月十五爲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爲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爲上元節。

元宵節的發展

吃元宵觀花燈 那些年一起過的元宵節 第2張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正月十五真正作爲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

元宵節節期長短變化

吃元宵觀花燈 那些年一起過的元宵節 第3張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是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爲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爲壯觀。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爲四到五天。

現今的元宵節

吃元宵觀花燈 那些年一起過的元宵節 第4張

今天,元宵節的重要性比不上古代,由於元宵節和春節隔得很近,元宵節都不算一個法定節日,沒有假期,只是作爲一箇中國傳統節日而存在。不過,各地的元宵慶祝活動不論是活動形式還是規模,都今非昔比。

Part2:元宵節的相關傳說

無傳說不成節日,基本上每個中國傳統節日,總能帶上幾個相關的傳說故事。而關於元宵節,民間也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傳說。

元宵節的傳說:關於燈的傳說

吃元宵觀花燈 那些年一起過的元宵節 第5張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困爲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畜財產通通燒死。人間得聞此消息,想出一個躲辦法,即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爲人們都被燒死了,從而保住性命和財產。爲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的傳說: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吃元宵觀花燈 那些年一起過的元宵節 第6張

一位名叫元宵的宮女因身處深宮,沒法在正月十五與父母團聚盡孝。爲此,她欲跳井自盡。爲了幫助元宵姑娘爲父母盡孝,智者東方朔想出了一個計劃。他告訴漢武帝,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下令在正月十六火燒長安都。爲了拯救長安城,漢武帝問東方朔該怎麼辦。東方朔建議在街道上懸掛大紅燈籠,皇帝、皇后、六宮嬪妃和朝廷大臣都要外出觀賞燈籠。這樣,火神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災難也就可以避免了。

皇帝採納了東方朔的建議,當所有人都外出賞燈時,元宵得以有機會溜出皇宮,和家人團圓。雖然上述的傳說很神奇,但可以確定的是元宵節的起源必定跟古代人們使用火來慶祝節日、躲避災難有關。元宵節活動包括逃避邪神,且是在晚上慶祝,所以很自然地,火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元宵節來歷: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

吃元宵觀花燈 那些年一起過的元宵節 第7張

漢高祖劉邦死後,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爲保劉氏江山,設計除掉了呂祿,“諸呂之亂”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後,衆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爲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元宵節來歷:與黃巢“護民除奸”有關

吃元宵觀花燈 那些年一起過的元宵節 第8張

唐朝末年,皇帝昏庸無道,民不聊生,黃巢起兵造反,連攻渾城三晝夜不克,轉眼即過年了便想撤兵緩攻。年後他隻身進城刺探敵情,不料奸細告密,朝廷派衆兵滿城搜查,捉拿黃巢,幸虧一老漢相救,並向黃巢獻攻城之計。臨別黃巢對老漢道:正月十五我攻城,必克。請你轉告全城善良人家在門口掛一燈籠,大軍進城後決不驚動。不掛燈籠者即貪官污吏,一律滿門抄斬。 果然,正月十五這天黃巢率大軍進城,對那欺壓百姓、橫行鄉里的贓官斬盡殺絕。日後,爲紀念黃巢“護民除奸”的義舉,興起了正月十五掛燈籠的風俗。

Part3:元宵節趣味賞燈猜燈謎習俗

元宵節又稱燈節,元宵夜各地都會舉辦隆重的賞燈活動,街道上處處掛着各式各樣的燈,還有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等,供人們欣賞。同時,猜燈謎也是元宵節的一項妙趣橫生的遊藝活動,使節日的氣氛更加熱烈。

元宵節觀燈猜謎習俗

吃元宵觀花燈 那些年一起過的元宵節 第9張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衆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宋代謎語與元宵賞燈相結合,豐富了燈節的娛樂活動,這時纔是燈謎。此後,謎語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因爲在宋代,遊樂場所“瓦舍”興起,給燈謎的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這就促進了燈謎的發展。

元宵節“燈謎”典故

吃元宵觀花燈 那些年一起過的元宵節 第10張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財主,人稱笑面虎。他見了衣着體面的人,就拼命巴結;見了粗衣爛衫的窮人,就吹鬍子瞪眼。有個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爛,一次去借糧時,被他趕出大門。王少回去後越想越氣。於元宵之夜,紮了一頂大花燈,來到笑面虎家門前。這大花燈上題着一首詩。笑面虎上前觀看,只見上面寫着:頭尖身細白如銀,稱稱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

笑面虎看罷,氣得面紅耳赤,暴跳如雷,便命家丁去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說:"哎,老爺莫犯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這'針'怎麼是對你的呢?莫非是'針'對你說的,不然你又怎麼知道說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氣得乾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圍的人都樂得哈哈大笑。這事傳開後,越傳越遠。第二年元宵,人們紛紛仿效,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人猜射取樂。所以就叫"燈謎"。

元宵節燈謎的特徵

吃元宵觀花燈 那些年一起過的元宵節 第11張

元宵節燈謎並不像普通的猜謎語,元宵節燈謎各式各樣,富含較濃厚的文學色彩。猜燈謎感覺很難,可是如果掌握了技巧的話也就容易了,要猜燈謎就需要知道燈謎的一些特徵和玩的規則,知道特徵後才能猜的更準,也就不會被難倒。

燈謎的三大特徵

獨特的結構:燈謎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謎面、謎目和謎底,也稱燈謎三要素。

面與底別解:燈謎利用漢語字詞多意的特點,不把謎面作原意解釋,從而得出別樣的意思,所謂“謎貴別解”,別解方顯謎味。

面與底異字:在燈謎中凡是謎面上有的字,在謎底中不能再出現,否則稱爲“露春”,燈謎一般是不允許露春的。

燈謎的四大規則

謎底不能“露春”:即謎面中已經有的字不能在謎底中出現。謎底謎面不能重字。例如:猜“心焦(猜成語一)”時就不會猜成“心急如焚”。謎底與謎面的“心”重字。

謎底和謎面不能“倒吊”:“倒吊”是謎學上的一個術語,又稱“倒吊葫蘆”。一條謎中若有大概念(屬概念)和小概念(種概念),那麼小概念應放在謎面,大概念應放在謎底才合理,否則叫“倒吊”。例如,用“保護色”猜漢代人名“衛青”就屬“倒吊”。如果以“衛青”猜生物學名詞“保護色”就避免了“倒吊”之弊。

謎底與謎面之間不是本義直解:必須有別解。

謎底不能以諧音扣合謎面:標格的除外。

元宵節燈謎集錦:小試牛刀

知道了燈謎的由來、典故以及燈謎的一些特徵和規則,大家是不是想立刻猜玩一下呢?那就看看小編收集的一些元宵燈謎,看看大家是否都能猜出來吧。

元宵節燈謎小集錦

成語類 打一成語:1、盲人摸象 2、愛好旅遊 3、脫粒機 4、傘兵
猜字類 打一字:1、壹加壹 2、入史冊 3、入門無犬吠 4、鳳頭虎尾
地名類 猜一地名:1、掌聲經久不息(打北京一地名) 2、上下四方都無險(安徽地名) 3、沫若鄉間住處(打北京一地名) 4、介冑之士(打湖北一地名)
人名類 猜人名:1、僧穿綵衣(打《水滸傳》人物綽號) 2、天不絕曹(打《三國演義》人名) 3、三八多面手(打《紅樓夢》人名) 4、醒後得知一場夢(打《西遊記》人名)

成語類答案:

1、不識大體2、喜出望外3、吞吞吐吐4、從天而降

猜字類答案:

1、王 2、更 3、問 4、幾

地名類答案:

1、延慶2、六安3、郭公莊 4、武漢

人名類答案

1、花和尚 2、魏續 3、巧姐 4、悟空

Part4:關於元宵節的詩詞佳作賞

元宵節是古時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關於元宵節的詩詞創作也非常多,其中不乏有知名詩人、詞人之良作。這些詩詞大多描繪元宵熱鬧場景藉此抒懷,閱讀這些詩詞實在讓人觸動。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欣賞下面幾首關於元宵的佳作吧。

《青玉案 元夕》——辛棄疾

吃元宵觀花燈 那些年一起過的元宵節 第12張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歐陽修

吃元宵觀花燈 那些年一起過的元宵節 第13張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好問

袨服華妝着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爲者 ,也在遊人笑語中。

《正月十五夜燈》——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元 宵》 —— 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